洪特失守和斯皮什特伦钦被围攻的消息先后传到了布拉格和索普伦,两边都讨论的炸了锅。
布拉格宫廷在必须出兵救援这一点上是毫无异议的,毕竟谁也不想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打到布拉格来把所有人一锅端了。
可是却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在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上互不相让吵成了一锅粥,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而且各有各的理,鲁道夫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索普伦的奥地利将领们则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立即出兵救援,一派则主张先做好准备等布拉格那边发来命令再出兵救援。
主张出兵的一派出发点很简单,从任何角度来看奥地利都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战略要地,上面下命令也是迟早的事,见死不救导致前线失守,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罪人。
主张登命令的一派也不无道理,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敌当前,理论上前线将领完全有权力根据战场形势便宜行事。
可是按照奥地利高层以往的德性,没有收到命令擅自行动,就算打了胜仗也不会受到任何嘉奖,还会引起高层的猜疑,打了败仗更是锅全在自己头上。
奥地利统帅巴什塔不是第一天来到匈牙利战场,早就不是什么热血青年了,对于两派的争执,没有立即做出表态,而是做出了一个更精明的决定:把这个问题先抛给卡尔和杜卡奥。
教宗国援军当然不受奥地利高层制约的,开始在匈牙利战场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教宗国的援军都二话不说前去救援,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可能作壁上观,内部的争执便迎刃而解,对上面也有解释。
如果教宗国援军按兵不动,自己也暂不出兵,就算真的导致两城失守,上面怪罪下来,自己也能把责任撇的一干二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