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身在甘露白玉京

刘备评价繁钦:“繁君策论气势雄浑,一气呵成,甚善。”

评价李琦:“李君朴直赤诚,细处着眼,熟知稼穑之不易,令长之所系,勉之!”

评价应玚:“应君文采斐然,似稍嫌文弱,可多行导引炼体之术。”

评价赵俨:“赵君策论练达简明,分析深刻,用于处事,当有裨益。”

评价诸葛亮:“孔明文辞质朴,而又富于韵味,日后当继续努力求学,留心时务,必可所得。”

评价四十二名的凉茂:“凉君意胜于文,不可妄自菲薄。”

小主,

刘备对五十名进士不能说了如指掌,也可说是相当熟悉。不仅认真读过其殿试策论,而且还仔细看了礼部提供的资料,包括出身、履历、交游、性情等。所以对每名进士都点评了一两句。

众进士感动得难以自持。十几人两眼流泪,若非怕君前失礼,恐怕要涕泣出声。

即使朝廷重臣也都胸中发热,心头激荡。

自古帝王之待士未有如当今陛下者!

酒食菜品、饮宴流程,不必细表,再好的食物众进士也品尝不出任何滋味,心中鼓荡着无数心思、无穷念头,想要喷涌出来。

御宴结束,卫士将众人送出皇宫,众人迷迷糊糊,脚下轻飘飘地回到家中、馆驿,仍旧犹如在梦中。

端正如郑浑,都不由一拍桌几,喝道:“上酒!”

端起一大碗酒,咕嘟嘟一饮而尽,叫道:“快哉!快哉!”jj.br>

这次科举,陈留、颍川两郡都大大出彩。

第一名和第三名出自陈留。

第二名繁钦、第五名赵俨和第三十三名郭琮都出自颍川。

解送郡士入京,就是由颍川郡丞匡镕亲自带队。

他在馆驿门口迎接繁钦、赵俨等。

入屋后,问及御宴之事。

内侍有交待过,御宴之事可以对外讲述。

繁钦、赵俨和郭琮三人便你一句我一句将皇帝待士情况讲了一遍,听得匡镕也是眼睛发热,胸中沸腾,忙令随从郡吏备酒。

几人举杯通饮,欢畅淋漓。

繁钦道:“可惜杜子绪不在此处!”

赵俨道:“子绪以后只能做我等师弟了。”

众人哈哈大笑。

赵俨、繁钦、杜袭三人在避乱荆州时结识,通财同计,合为一家,关系莫逆。

赵俨今年二十五岁,繁钦二十七岁,杜袭二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

御宴过后没几天就是新年。

章武二年(公元196年)。

朝廷宣布各级官署除了留下值守人员之外,放假十日。

御宴待士的余波久久没有消散。

未曾婚配的新科进士果然成了富贵人家争相选婿的对象。

已婚的也未尝不可以考虑。不过这个就属于暗箱操作了。

虽然礼部曾专门告诫过通过院试的士子,无故休妻者,视同犯罪,严重者可能会被革去功名,但谁也不能排除此事不会发生。毕竟礼部不可能一直盯着这么多人。只要有想法,必然有办法,和离(夫妻感情破裂、和平离婚)你官府总管不到吧?

总之,新科进士炽手可热。

诸葛瑾的宅邸门槛果然被踏破了。

各路人士纷纷托人或亲自登门,愿将女儿、侄女、孙女乃至外甥女嫁给诸葛亮。

诸葛亮既有才学,又被皇帝看重,这是绩优股啊。

御宴之上,只有诸葛亮一人,被皇帝亲密地叫了表字!

刘备听了有司报告后,略微愕然,似乎又坑了诸葛亮一把。

但当时叫“葛君”或“葛生”确实叫不出口,叫孔明完全是自然而然。

这种亲密来自后世一千多年信任、尊敬、崇拜、痛惜和遗憾混杂在一起的一种情绪。

即使被寄托的对象并不是那个对象。

至少现在还不是那个对象。

诸葛亮的婚事还牵扯到张飞身上。

张飞作为军中将领,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军营,但是也有休沐安排。

朝廷放假十日,军中也实施轮休。

妻子派人送来书信,说有要事找张飞商议。

张飞便将军中事务委托给宣教诸信、参军范晖,休假回家过年。

张飞已经结亲,其妻自然不再是夏侯渊之侄女。

夏侯氏的确存在,但今年才十岁。

张飞根本不会想到历史上自己会娶这么个小丫头,刘备也没有任何理由让张飞不娶妻等着夏侯氏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