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礼贤下士集英才

徐州在陶谦的治理下还算安定。

故土难离,不到万不得已是难以放弃的。

李放又寻访卫旌。

卫旌不是淮阴县人,而是隔壁广陵郡淩(音零)县东乡人,东乡与淮阴县隔着淮水相望。

卫旌也是十六岁,但名声比步骘响亮多了,聪慧过人,在其乡里号称神童。

李放直接找到卫家族长,述说来意。

从步家学来的经验果然奏效,卫旌之父被族长说服,愿放卫旌跟随李放北上。

李放带着两个刘备知名要的少年以及步、卫两家六七名年轻“俊才”一路北上,于七月回到青州。

其时刘备正忙着对付袁绍、驱赶柳毅,将步骘、卫旌等晾了一个多月,才终于接见两人,将两人送至青州学宫。

其余步、卫两家的年轻人,挨个接待后,发现没有大才,便勉励一番后统一交给崔琰处理。

崔琰根据各人品性、才干,将他们充实到州、郡、县各级吏员位置上。

虽无突出才能,但也是读书识字之人,青州上下是来者不拒的。

步骘、卫旌满怀好奇与期待而来,结果却被送到学宫读书,顿时有些心理落差。

步骘沉约稳重,还没什么,卫旌却属于清高自许的性子,不由口出怨言:

“刘青州号称礼贤下士,却待我等如此,人云信不由衷、叶公好龙,今日之事矣!”

步骘忙制止他:“子旗慎言!刘公明言是看中我等潜力,期以未来之事,并非当前,岂可谓不重视?

我等年未弱冠,处事不深,即便给我等一个县令之职,又能担得起来么?

青州学宫大贤云集,正是读书发愤之所,岂可忽之?”

卫旌也只是冲口而出的愤激之言,说出口就有些后悔,听了步骘的话,悻悻道:

“子山所言自是正理。我只是有些不平……罢了,不提这些了,听说刘参军也在学宫读书,不知能否见到?且看看是何人物。”

刘参军说的是参军事刘晔,他今年也才十六岁,战事初息,就被刘备送到青州学宫学习。

刘晔在军事谋略上的才华人皆可见,名声极响,是青州最为耀眼的后起之秀。

卫旌心中存了与其争锋的心思:

刘晔以其军事谋略,得以破格任参军事,自己博学多识,破格担任个州从事或者再低些州假佐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