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章 为谁辛苦

汤主任担心的,问:“和老板,要是有农民工,到有关政府部门儿,告咱们去,可也是个事啊。”

和老板不以为然的一笑:“就是他们这一帮土包子,在BJ俩眼一窝黑,他们认的哪是哪啊?他们告谁去?即便是有政府部门管,现在该账也不犯国法,政府部门对咱们,有什么招啊?”

汤主任:“我怕咱们一分钱都,不给农民工。这帮土老百姓,脑瓜一热乎,庄稼脾气一上来,他们要是把工地上的,东西给抢了,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和老板:“这个事你放心,咱该他们的钱不犯法,他们要是哄抢,咱们工地上的财物,可就犯了国法了。我的汤主任,你就放宽了心吧,他们没有一个人儿,敢办这么傻的儿。”和老板端起面前的酒杯来:“来来来,咱们别净只顾着说话了,咱们喝洒。你们吃饱了喝足了,下面还有好节目哪。”

汤主任:“和老板,下面还有什么好节目啊?”

和老板:“等你们吃饱了喝足了以后,你们就撒开了享乐吧。费用我全包了,怎么样?”

屋内,顿时响起了一阵,男男女女的淫笑,掺杂着“乒乒乓乓”的碰杯声。

再说工地上的,农民工们。

和老板发给他们的,一百块回家当路费的钱,这些天来连吃带喝,每个人剩下的钱,已经寥寥无几了,有的人甚至身上分文皆无。他们知道上当、挨坑、受骗以后,都十分的沮丧,心情也十分的沉重,有的人甚至是“哇哇哇”的大哭不止。人们想继续再等下去,让老板发给他们工资,是无望、不可能的了。正如和老板判断的一个样,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人人都是出来打工,对头一年了,都归心似箭、想着回家与家人团聚,欢欢乐乐的过大年。再说了,人们也没有钱再坚持、等下去了。先甭说吃的饭饱不饱饭,人们住在四面儿,漏风的工棚里,净冻也早就给冻嘎了。人们冻的大部分人,都感发了高烧。农民工们无奈,大年腊月三十的这天,从中午开始,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工地回了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说张仁带出来的,这十几个人,和其他的农民工们一模一样儿。这些天来每个人的手、脚、脸,都冻的又红又肿,有的人手、脚、脸,还冻成了疮。中午十几个人,把身上剩下的钱,凑到了一起,买了一箱子方便面,每个人分了两袋儿,留着走夜路吃。这十几个人身上,都没有钱买车票回家了。他们又在工地上,每个人灌了一塑料桶的凉水,留着在路上渴了喝。(塑料桶里的凉水,在路上不得冻成冰吗?冻不了。人们走起跟来,速度比较快,身上塑料桶里的水,随着脚步来回逛荡着,不容易冻成冰)十几个人大腊月天的,一夜走了一百八十华里地,不亚于红军长征时,红军抢渡大渡河的速度,就是使命还有,心情不一个样儿。这十几个人,在路上遭的那个罪,就不必说了,读者一想便知。

其他的人必说了,单说孙大栓、孙二栓哥俩。

这哥俩赶了一夜的路,村里都响起了,家家户户起五更,吃饺子的炮竹声了,哥俩才踉踉跄跄的,走到了家的院门口儿。哥俩进了院门儿,同时无力的喊了一声:“爸、妈,我、我们回、回来了。”这哥俩是连冻带饿,外加着累“扑通”一声,就栽倒在地上了。家里的人闻声,赶紧着跑出屋来,把这哥俩抬进了屋里,放在了炕头上,盖上了被子。等哥俩心神稍微稳定下来了、暖乎过来,说话有了力气以后,就流着眼泪向家里人,讲述了在外面儿,这一年来打工的遭遇。

家人听了,无不心酸、难受,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母亲伍燕叹了口气:“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哪!”

简单的说,一家子人悲喜交加的,吃过了大年初一,早晨的这顿饺子。大栓、二栓两家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屋里只剩下了孙大壮、伍燕老两口子了。孙大壮在屋里地上,转着圈的不停的走动着,伍燕坐在炕沿上,叹了一口气:“唉!解放前的旧社会,有钱的人叫大地主、资本家,他们压迫、剥削,咱们穷人老百姓。现在这个年头子可倒好,改了改名词儿。有了钱的人叫大老板,他们会坑、骗,穷人老百姓。”

孙大壮停住了脚步,看着妻子:“到多咱都一个样儿,少数有钱的人,不剥削、坑骗穷人老百姓,他们富不了、有不了钱。除非生产队的那个时候,没有这种现发生。”孙大壮一跺脚儿,气愤地:“真他妈的中了,李真钢说的那句话了:这年头子农民进城去打工,家里的人受累,外面的人挨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