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二愣:“大春你要是输给我了,你怎么着呢?”
杨大春:“随你的便,我怎么着都行。”
金二愣:“你要是输给了我,你就跟我叫一声爸爸。”
杨大春:“你要是输给了我呢?”
金二愣:“我要是输给了你,我就跟你叫一声老爷。我让给你一辈的便宜占,我爸爸还跟你叫爸爸哪,你说怎么样?”
杨大春:“我不要你这样的孙子!”
小主,
金二愣:“我给你当搭拉也行。”
众人:“哈哈”的一笑。
注:往房顶上驮笆泥的活儿,是这么个干法儿。靠着前房檐儿,并排紧挨着,戳立着两个木制的梯子。两个梯子的高度,有五米左右,宽度有二尺多宽。一个梯子的当中,有八根横着的脚蹬根儿。两根脚蹬根的,间接的距离,有一尺多点远。一拨往房顶上,驮泥的是两个人。每个人的后背上,披着一条,装粮食用的大口袋。用口袋底下的一个角儿,窝成一个带尖的帽子蒙在头上。防止放在后脖梗子上面的,装有笆泥的,水桶里的泥水,灌进脖子里流到身上。有两个人把和好了的,笆泥用铁锹、铁叉装进水捅里。等笆泥装满了水桶,又单另的有两个人,抓住水桶鋬子,一起用力抬起水桶来,把装有满满笆泥的,水桶放在低着头儿,蹲在梯子根底下,驮笆泥人的,后脖梗子上。驮笆泥的人立刻站起身来,顺着右面的梯子,迅速的往房顶上爬。当人爬到头刚一过房檐就停住。负责在房顶上,抬笆泥桶的两个人,迅速的过来,在驮着笆泥桶人的,后脖梗上抬起笆泥桶,快速的走到,抹笆泥人的脚跟下,把满满的一水桶笆泥倒掉。然后、一个人提着空桶,一溜小跑着回到,低着头站在梯子上,驮笆泥人的头前,把空桶放在驮笆泥,人的后脖梗子上。驮笆泥的人,立刻抬腿挪到,左面的梯子上。顺着梯子爬到地上,再蹲下身等着,驮下一桶的笆泥。满满一水桶的笆泥,少说也得有五十多斤重。那是驮着五十多斤重的笆泥,爬着梯子往上走,是非常吃力的。驮笆泥人的这一套,流程完成的,那是十分快的。哪一个环节上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儿,就会影响到整个,上完笆泥的速度、时间。所以说往房顶上,驮笆泥的人必须得,年轻力壮、手脚麻利、眼神好。在杜柳村这一带的,乡村里流传着一段儿,《四大累》的顺口溜儿。“上笆泥,脱大坯,割麦子,抱着小孩去看戏。
以上就是驮笆泥,这个活的基本干法儿。
房底下和笆泥的人,和好了一大堆笆泥,一切准备就绪。
陈得明:“你们驮笆泥的人,哪一拨前驮呀?”
金二愣:“我跟大春,前驮头一泡儿。”
陈得明:“那你们俩就前驮吧。”
金二愣、杨大春,走到花秸堆前,一人拿起一条大口袋。每人在口袋底下的,一个角上窝了个尖帽儿,蒙在了头上。
金二愣:“大春你给我听好了,我前驮着第一筲,笆泥上梯子。你得等着我上到,梯子的半截腰的时候,你才能驮着笆泥上梯子哪。咱俩一人往房顶上,驮一水筲笆泥以后,就谁也别等着谁了。我就等着你,跟我叫那一声爸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