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博消失后,山奈有一丝轻松,不用担心他在这么庄重的场合诋毁自己,但不知他以后又会做出什么举动?
医官们一时不知该与医圣大人说些什么,国医堂内出现片刻安静,其实每个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宇文博为何会成为医妖?
尽管可以用造化使然进行解释,可人总是喜欢听到更确切的答案。
山奈深知,如果不解决掉他们内心的疑惑,会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猜测。
她决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诸位大人,宇文博在天界被妖化去了妖界,我十分痛心,第一时间想去妖界将他救回,师父告诉我,他本是妖界一只青莺鸟转世,回到妖界实属正常,而我在前世曾救过这只青莺鸟,跟宇文博的恩怨纠葛从此埋下。他刚刚诋毁我的话,希望各位大人不要当真,师父他老人家在天界已与他的师妹,也就是上一代医妖喜结连理。”
大家终于放下疑惑之心,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贺道仁说:“贤侄被妖化,也是可怜,希望医圣大人不要跟他计较。”
“贺大人放心,我要是跟他计较,也不会这么轻易让他离开。”
山奈此话使在场所有人明白,面前的这位医圣拥有对付妖界的本领,对她的恭敬又不由增加了几分。
登基大典结束后,张彻命陈公公将宇文奕叫到悦文殿。
宇文奕猜到陛下定是想听听他会推荐谁接替右相的位置。
当宇文奕来到悦文殿,行礼后,问道:“陛下请老臣来可是为右相人选之事?”
以前面对元和帝,宇文奕从没有这么直白发问过,只因先皇多疑,心思缜密,最怕臣子猜到自己的心思。
而这位外孙他了解,心胸宽广,不喜猜疑,心思也没那么细腻,与他说话完全可以轻轻松松。
最重要的是,宇文奕已放下对右相之位的执着,无欲则刚,现在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顾虑那么多。
张彻把奏章放在案上:“的确是为这件事,不知右相有没有想要举荐之人?”
宇文奕直接说道:“臣举荐杨文泽。”
“可是来自青芝县?”
“是臣将他从县城提拔到京城。”
“可朕听说他后来依附武家,与你保持距离,你不嫌弃他,竟然还向朕推荐,实在令人不解。”
宇文奕在心里慨叹,这么快陛下已将朝中官员了解得一清二楚,实在令他佩服。
“微臣推荐人只看才华,杨文泽有宰相之才,至于他依附武家,也是形势所逼,这也正说明他懂得顺势而为。”
“右相大人倒是虚怀若谷,如若朕没猜错,右相与他定有什么秘密瞒着朕。”
这话让宇文奕对眼前的年轻天子更是刮目相看,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呵呵,陛下什么都看得明明白白,老臣也没必要再瞒着您。杨文泽依附武家只是表面而已,私底下已得到臣允许。那段时间,平王被重用,武家如日中天,臣与武家虽表面和谐,其实就像两条永远无法相交的道路。如若以后平王即位,朝中总得有老臣的人才行,所以就让他有意与武家走近,这样我才能随时掌握武家的动向。”
“右相大人难道也想在朕身边安插自己的人吗?”
此话一出,宇文奕被吓坏,只怪自己即将退位,放松警惕,赶紧说道:“老臣不敢。”
张彻从案前拿起一个卷轴:“右相大人看看这个。”
宇文奕上前恭敬地接过,打开,浏览了一遍,心想:“陛下让我阅览这篇政论之文,定是心中已有人选,说不定正是写这篇文章之人。”
他说道:“陛下,这篇政论出自何人之手?”
“右相大人先说说写得如何?”
“文笔犀利,观点鲜明,文章中所提到的问题正是令先皇忧心之事,关键是文章中还提出解决策略,老臣认为,写此文章之人具备宰相之才。”
“右相与我看法一致,我也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只可惜他参加科考屡屡不中,朕拜托右相大人今年科考,要将此人才给朕留在朝堂。”
原来是位没考上功名之人,宇文奕不再为杨文泽担忧:“臣定为陛下留下人才,不过陛下得告诉我,此人是谁?”
“斧山派掌门冷延客的堂弟冷松云。”
“臣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