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耻辱,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发生在1860年,是英法联军所为。这场火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部分。圆明园原本是清朝皇帝的休闲场所,拥有两百多座中西风格的建筑和园林,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画、古董和宝物。然而,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和破坏,最终放火烧毁了整个园林。据称,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之久。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误以为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主要是因为在晚清被侵略的历史上,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进北京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由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含有“联军”这个词汇,人们不经意间将圆明园和八国联军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误判。实际上,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圆明园已经是一片废墟,因此不存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说法
……
《第八个耻辱,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日本企图使朝鲜脱离清政府的控制,并将其变为一个“独立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加强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实现这一目标。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日本的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清朝派军队到朝鲜镇压起义,并通知了日本。日本则借此机会,决定挑起战争。日本政府设立了“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并派兵进入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促迎战,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战败告终。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对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通过这场战争增强了国力,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中国则承受了割地赔款的耻辱,加深了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第九个耻辱,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
在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军自行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日军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事变爆发后,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军轻易占领了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后,日军迅速占领了长春、吉林等地,不久后东北全境沦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开始,它导致了东北地区的长期沦陷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这一事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领导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它提醒我们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第十个耻辱,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