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借由这几个疑问去分析茶方就很好理解了,湿气重多伤脾,致使脾虚,且单单用红豆和薏米凉性过大也会伤脾胃,所以茶方里就要有芡实、茯苓两个药材辅助健脾。
若不健脾,中医的说法是,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障碍,在体内聚而成湿。
这就是说,不健脾湿气哪怕去了也会再生,所以健脾是为治本。
而湿气重就会使体内气不通,陈皮就有理气功效,苦荞麦也是理气,它还兼顾健脾祛湿,这又是一个治本的策略。
健脾和理气,考虑到了湿气在体内引起的所有伤害。
而大麦健脾和胃、利水,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这就是偏辅助了,有这两味平和药性,可以达到最佳祛湿效果。
若这方子还不明显,双参气血茶就更为直白一些。
双参气血茶市面上流通的方子是红参、人参、黄芪、藏红花、石斛、栀子、枸杞、桂圆、红枣、玫瑰花冠、莲子、甘草、茯苓、胎菊……
这茶方里药材看起来多且复杂,实际分析下来也是一个道理,要想达到最大效果,要考虑到补气血涉及的方方面面。
首先,红参和人参大补元气,同时补脾益肺,功效甚大所以作为主材料,就像红豆薏米是祛湿的主材料一样,其他更多是配合。
气血茶里还得有黄芪,作用: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这黄芪就是加强补气功效。
茶方里的藏红花则活血,让气血通畅,这是考虑补的同时若不通则白补或者说是发挥不了最大作用。
石斛则滋阴养胃,可以促进吸收那双参,这也算是辅助功效。
枸杞则滋肝肾之阴,平补肾精肝血,茶方里还有好几种药材作用是滋阴,这就涉及到治本了。
本身补气血和滋阴就是相辅相成的,光补气血不滋阴并不能发挥那些药材补气血的最大功效。
一通分析下来,主药材发挥主要效果,其他材料是补充、促进、增强效果。
每个方子里都有主药材,还需要有和主药材相同效果的药材一起增强效果,比如有了双参还要有黄芪增强补气功效,有了红豆薏米还要有其他几个都有祛湿功效的药材加强效果,石斛是促进药材吸收,陈皮理气换个说法也是促进吸收,滋阴和健脾则都是滋补身体治本。
其他还有的材料则更多是辅助,主温和,平补,平衡。
木柒分析过无数个方子,不管是养生方还是药方,都是这么个原理。
主药材和辅助药材缺一不可,对应脏器的滋补也缺一不可,要指标也要治本。
木柒记得中医常说的话:“无固定之方,无固定之药”。
掌握原理,掌握配比之法,再去配药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