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榆笑着摇摇头,“李淼,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年代,或许你现在不会发现,可等几十年后你回望过去,你会发现,八十年代处处是商机。我们出生在这样好的年代里,当然要有股子闯劲儿。再说你还年轻,你还有试错的机会,失败一次你就试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只要成功一次,你就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李淼像被打了鸡血一样。
张莹也被楚榆说的动心了,“什么最好的年代,处处是商机……楚榆你说的我满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张莹他男人虽然靠着开档口赚了点钱。
可在世人眼里,那到底是个小生意。
张莹也想像楚榆一样,做点自己的事业。
之后的几天,俩人天天窝在一起,想创业的点子。
她们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干老本行确实专业对口,可现下华国计算机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她们迈入这个行业,也不知道能做点什么。
下面的时间,楚榆一直为自助餐厅忙碌着。
沈珺按照自己的要求,招聘了20多个厨房和服务人员。
楚榆还请曼达林的方芳过来,对员工进行微笑服务。不论客人提什么要求,楚嘉利的员工都尽量满足客人,客人有哪些忌口的,员工也可以尽量满足。
餐厅只有服务好才会吸引更多人过来,楚榆一直强调,做餐厅就是做服务做口味,必须牢记顾客是上帝的信条,避免跟顾客出现正面冲突。
工作人员招满了,下面要做的就是确定菜品。
沈珺在前世吃过不少自助餐厅,她本身就爱做菜,又在餐厅打过工,自己还开过肉夹馍和炸鸡店,她这边就能提供几十样餐点的制作方法,其中薯条、炸鸡、意大利面、汉堡之类的口味都不比约克翰的差。
几个大厨也有自己的拿手菜。
赵大厨擅长烹饪海鲜,他能做一些类似于海鲜煲、龙虾杂烩、香辣蟹煲之类的熟食。
乔大厨擅长做面点,楚榆采购了一些正规的熟食,把店里的馒头、包子之类的外包了出去,乔大厨可以做馄饨、饺子,南瓜粥之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钟大厨擅长做西餐,店里烹饪牛排、意大利面、做披萨、调制咖啡饮品的活儿就教给他。
屈大厨擅长做凉菜,店里的凉菜就得有劳他了。
甜点外包给了徐小红的蛋糕铺,同时,还从她的店里采购了一些酥糕,面包,以达到品种多的目的。
剩下的楚榆就按照前世自助餐厅常有的来做。
“卤鸡爪、寿司、炒饭、烤肉串、烤鸡翅、沙拉、烤鸡、烤鸭、烤五花肉……”
几个大厨做起来问题都不大,就算有不会做的,舒蕙指点一下也就做成了,可大部分人都不会做寿司。
沈珺倒是会做,可做寿司的海苔需要另行购买,沈珺花了不少功夫,才托人找到买海苔的地方。
在她的指点下,员工很快掌握了做寿司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