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样的节假日,就更别说了。
加班费和双倍提成加在一起,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俩人几天就能拿七八十块。
这年头工资才几个钱?短短几天就赚了七八十,够可以的。
年前的冬装都卖完了,如今卖的是楚榆仓库的红色衣服。
托八三年春晚的福,在蓝黑灰为主的年代里,红色衣服一炮而红。
春晚84%的收视率不是假的,晚会刚结束,就有许多人走街串巷找红色衣服,商家们抓心挠肺,恨不得多进点红衣服来,可是没有啊!
厂家没有红色衣服,批发市场不备货,他们也没有任何存货,用尽一切办法,找厂家找批发商,找了半天,却发现,市场上竟然找不出几件红衣服。
这样的情况下,曼达林能拿出一屋子的红衣服。
红羽绒服、红衬衫、红针织裙、红毛衣、红帽子、红围巾、红皮草。
女郎挂历打开了曼达林的知名度,红色衣服占得先机,全德阳的女人都挤到这家服装店来,生怕迟一秒,红衣服就被人抢没了。
从前女人不穿红衣服,不是不爱穿,是不敢穿,如今春晚做出了表率,等于打破禁忌,人人恨不得买一件红衣服回家。
初二卖出两万的营业额,真不算啥!
衣服都靠抢的,有些衣服没来得及试,就被人抢走了,陈云收钱收太多,生怕被人抢劫,晚上家都不敢回,俩人把店门锁的死死的,就睡店铺二楼。
好在楚榆给她们布置了一个休息间,里头有两张小床,睡几天不碍事。
楚榆知道生意会好,却没料到,过完年回来,又有十几万入账。
舒兰听着她打算盘算账,眼都瞪直了,纸上入账金额让她咋舌,她哪想到一家服装店能赚这么多钱?
人家都说曼达林生意好,她寻思着一天最多上千块,这在舒兰看来算天价了。
舒兰知道服装的利润,楚榆一天能赚两万,去掉本钱,至少有一半的利润,这是什么概念?舒兰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