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倘若大厦倾塌

墨姝提出的疑点显而易见。

“据我所知,江南只有一处桃林三月至暖开花,却四季如春,终年不败,那便是柳府阁殿处的人工桃林,专门建造出为那人养病疗愈的。”

在青年话语中,答案昭然若揭。

墨姝又问:“与学堂有关的人常日失踪,不会有百姓官员察觉?”

柳相君闻言苦笑,将事实清晰道出:

“柳氏从前便因玉简和其他创新玩物的出现占据市场、深受百姓信任和喜爱,此时又打着普及知识的名号办立学堂,起初不会有任何百姓察觉不对。”

玉简虽只能修士使用,可普通人向往尊重的偏偏是修士,再加上学堂便宜实惠的“包饭包住”制度,很快便涌入一大批寒门学子。

“随着时间过去,有的学子通过勤奋刻苦在省试中考出极高成绩,又凭借聪慧平步青云、名震江南,为人所羡。”

“珠玉在前,即便学堂内有小概率让人失踪,但更多学子会下意识忽略此点,为学堂推脱。”

据传信中所言,失踪案即便被此地官员压下,却也不胫而走。

但无一人退出学堂。

为什么?

此时不需要问出这三个字,墨姝自己便能在心中给出答案:

底层学子太缺少资源和机会,有了前面学子的“光辉事迹”领路,他们便更依赖学堂给他们铺就的方向,即便有些人隐约意识到这条路可能并不安全,但这又如何?

总有人能成功,那为什么成功的不会是他们?

“重要的是……”柳相君收起折扇,“哐镗”敲在桌上,“为不打草惊蛇,我派人浅探过桃林,却没有任何发现。”

那些人就像是凭空消失般,无影无踪,尸体都未曾留下。

没有尸体作证,更没有直接证据,如何定罪?

公仪小河若有所思,目光穿透窗栏缝隙,垂眸向下,正逢看到捧着一兜灵石金砖的布衣男子双膝跪地,高呼“柳大少平安”的语句。

他开口,一语道破此时大摆宴席请客百姓的真正原由:

“你行事无度、挥霍奢靡,为的是让那位真少爷看你个替身借他的名号游行于世,用他的钱受着本属于他的万人感激与敬仰,让他生起嫉妒,对你下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