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秋收来临之前

“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

也没多抱,就手拿韧劲儿大的草茎子扎了两捆,回家的时候,顺便她抱一捆,徐瑛瑛抱一捆。

一面听徐文庆继续道,“等开了春,沿墙根栽上几棵树,也不栽别的,就栽果树,像杏树、桃树、梨树、枣树、苹果树、李子树、柿子树、沙果树,对了,还有山楂树,都栽上一棵。”

“小叔,你小时候是不是特别馋水果,没吃够?”徐祯祯忍不住笑嘻嘻问。

“还吃够?能吃过一样两样就不错了。”徐文庆老老实实道。

“要不,再栽棵核桃?吃的核桃,还有一种可以手上拿着玩儿的文玩核桃,小叔你听说过没有?可值钱了。”

徐祯祯没撒谎,过个小二十来年,大概2008年以后,大江南北会掀起一股文玩核桃风潮,到了2013年,达到顶峰。

有那鼻子灵敏早早嗅到商机的,一早下村子把村民的核桃树整个包下来,据说炒价炒到最高的时候,一棵老麻核桃树能包到几十万元。

就连徐祯祯他们这个小村子,届时也闻风而动,家家开始栽核桃,种核桃,差不多等核桃结出来了,风潮差不多也过去了,2015年后,价钱一落千丈。

赶不上风口的人,除了望核桃兴叹,也没别的办法。

而她爸徐国庆,则是小王庄第一个打核桃主意的人,他核桃树种是种了,还特意买了一本文玩核桃书籍研究,什么鸡心、蛤蟆头、狮子头、公子帽……

可惜品种没选好,结出来的核桃能吃不能玩。

真是,白耽误几年工夫。

只想长相厮守

“核桃是个好东西,健脑,上学的时候我同学有吃那个的。”徐文庆说,“行,这个也算上。”

“吃的要种,文玩核桃最好也来一棵。”徐祯祯极力推荐。

反正不管小叔种不种,明年开春她肯定要去大集上选两棵,就不知道大集上现在有没有。

还要保证品质,如果有机会去北边京郊附近的村子转转,能买到一棵老麻核桃最好不过了。

徐祯祯暗暗盘算着,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头。

“杏树桃树李子树一般两年就能挂果,梨树苹果得等三年,咳,先说前头,到时候你们可不许着急偷果子吃,得等它熟了。”

“小叔你这连个树影子都没有呐,还偷吃果子?”

“放心,过两年就有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葡萄,就你说的那个葡萄走廊,我觉得我能做出来,可惜今年葡萄是栽不上了,明年吧,明年一开春,我就把枝子压上,今年趁有时间先把走廊铺出来,架子搭上。”

叔侄两个在这里相谈甚欢,直到徐奶奶又来叫吃饭,徐文庆这才意犹未尽把铁锨放下了。

小叔去吃饭,徐祯祯跟徐瑛瑛也该告辞了,除了来时的竹篮子,两人还一人抱一捆青草。

徐爷爷徐奶奶还有曾焕芝也要带着徐优优回家,店里忙活一天了,除了抽空回家一趟喂喂鸡,喂喂猪,还没顾上别的。

小主,

晚上就留徐文庆一人值班看店,这个点基本也没啥人了,清静,他还能顺便备备课。

转眼到了周六,徐祯祯惦记着小说投稿的事儿,到了学校,早读一结束,她怀里揣着东西就跑去宿舍找崔老师了。

崔瑞英郑重接了信封道,“今天下班是赶不上了,明天一早我就去邮局。”

顺便把徐祯祯的文学期刊还给了她,又把几本旧杂志连同两本小说集送她看,“我以前买的,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