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穆少禹和探花沈云川则被授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殿试结束后,圣旨便下达,他们将直接进入翰林院为官。
此时,贵妃柳眉紧蹙,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林家已经是三皇子阵营,沈家与林家又是姻亲关系,形势对我们愈发不利。”
七皇子目光阴鸷,冷冷说道:“现在主要拉拢穆少禹,如若不然……”
贵妃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狠厉:“若他不肯归顺,那便想办法除之后快,绝不能让他为三皇子所用。”
七皇子握紧拳头:“母妃放心,儿臣定当想尽办法达成此事。”
林青逸三人在翰林院任职期间,察觉到朝中文官之间的党争越发激烈。
他们每日在翰林院中都能感受到那股紧张压抑的气氛。
同僚们并不是想象中那般和睦,而是各自为营,明争暗斗。
今日,穆少禹与沈云川在林青逸家中夜谈。
林婉瑶听闻后,到林青逸院中,施礼说道:“三位兄长,想当初出征之时,我父亲所携带的粮草,原本就数量匮乏,况且其中还被人掺入了霉坏的旧粮,全然无法食用。边疆如今早已粮草极度紧缺,我们虽运送了两批过去,却也是杯水车薪。倘若近日朝堂之上有商议筹备粮食之事,还望三位兄长能够仗义执言。”
穆少禹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这党争之势,愈演愈烈,长此以往,恐于国不利啊。”
沈云川叹气道:“谁说不是呢,但如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林青逸皱着眉头:“可若任由其发展,朝廷纲纪必然混乱,政务也会荒废。”
穆少禹眉头紧锁,压低声音道:“我等虽初入朝堂,人微言轻,但也不能坐视不管。”
沈云川目光坚定:“不错,总得想办法做些什么,哪怕能起一点作用也好。”
终于,边疆林康请求粮食的奏折到朝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武安侯请求尽快筹备粮草补给,翰林院长徐坤,林青逸与沈云川附议。
没想遭到群臣的反对。
一位老臣说道:“林大人,筹备粮草并非易事,如今国内多处受灾,粮食本就紧张。”
林青逸据理力争:“边疆战事紧急,若粮草不济,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大臣阴阳怪气地说:“林大人莫要危言耸听,我们自当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