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郡大乱后,一方面是人心思变,另一方面是要从各地征调官吏民夫,现在出了咸阳境,都不安宁。商队也增加了保镖,出门行商都得携带防身的刀剑了。
这一班少年却还是阳光灿烂,全不把前途的风险当回事。
管家陈信找张诚来汇报宅里的账目。平素这些账目都是由陈信自己处置,但是随着泗水大乱,商队在各处受阻、人心浮动,这咸阳地面上的粮价也暴涨了起来。
1石米居然涨到了200个钱!是前年的五倍之多。这府里上上下下的用度就吃紧。
张诚一直以来倒是没注意市场上的物价,听说米价涨到这么高,也是变了脸。问询陈信,说是二世皇帝登基以来,征调徭役入关中的人数太多,关中粮食不足用,眼下关中正各地征调粮食,市面上粮食少,于是粮价就涨起来了。
“爷,不然我们削减一下府里的用度?”管家说。
“怎么减?”
“每人口粮减半,当然,是下人的口粮减半,再减不能减爷您的用度!然后赏钱也减半?”陈信犹犹豫豫的说,“要是不行,还可以再减……”
“不,这样,明天你就带人去买米。按照府里一年的用度,无论是什么价格,都买下来。买回来以后……所有下人口粮不变,衣服不变,月例钱不变,然后按照每人口粮数量,每日多发一倍,准许带回家去给家人食用。没有家人的,准许自己存下口粮,节省下来的准许其随意处置。”
“哪有这样的做法?爷,这不合规矩!”
“世道乱,每个人都不易,多发一点口粮,就能多养活一个人。就这样做吧。”张诚心有不忍,但是身在咸阳,却也不能自己开仓放粮做什么大善人,给每个人多一份口粮,带出府去就能多养活一两口人,这些仆役在府外的家眷,如果肯自立,靠这多出来的一份口粮,在这个乱世中总能熬过一段吧。
米价上涨这还只是个开头,以后还会涨呢,等到咸阳城破,米价说不定都会涨到天上去了,这个时候囤一点粮食,也能为将来做一点准备。但是只能比照府里日常用度,多囤积一点,。却不敢把自己家变成粮仓,不然城破的时候,这就是引人来杀人的诱饵……
在咸阳商行里的财货,也要抓紧结清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