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极少数从最底层出身的人,凭着性格的狠辣,也会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在起义军的洪流中,百战存活下来的少数人,总能从战斗中学习战争,获得成为一个将领的能力。而那些在大泽乡起义之前就领有一支人马,自己带着队伍加入到起义洪流的人,就更容易在义军的洪流之中成为一支力量。
九江郡六县的一个脸上刺字的刑徒英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英布也是数十万被押送到骊山服役的刑徒中的一人。和大多数被押送的刑徒完全麻木的行进不同,英布一路上专门和刑徒中的罪犯头目和豪强交往,半路上就带着一伙人逃出队伍,进入长江流域的湖泊草泽之中,做了盗匪。听说陈胜吴广起义,泗水九江一带大乱,英布就直接去见了九江郡鄱阳县令吴芮,约定起兵造反。
小主,
吴芮的班底,是旧时吴国和越国的王族后裔,吴国灭越、楚国灭吴、秦国灭楚,这一干吴越旧族够不上被迁徙到咸阳放在秦始皇眼皮底下的资格,却在当地颇有势力和人脉,吴芮成为鄱阳县县令,一班吴越旧人就在吴芮周围,悄悄的发展起来。这种旧国臣属,对大秦当然没有什么归属感,不可能学李由一样固守坚城,在战乱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选择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势力,在大动荡的时代寻找最有利的机会。
所以地方豪强明面上和县令、官府往来密切,私下里,县令又通过地方豪强勾结山泽中的盗匪,沛县的县令如是,鄱阳县的县令亦如是,只不过沛县县令在最终选择的时候首鼠两端,最后被当地豪强所杀。而鄱阳县县令吴芮,却主动和盗匪英布联合,给盗匪粮草兵器,资助英布快速成长为一支数千人的部队。
这支部队混入到张楚政权中,表面上随着张楚的军队一起行动,实质上英布却牢牢掌握了这一支军队的领导权力,在战争中不断成长。
薛郡的渔夫彭越,在巨野泽中捕鱼为生,在秦末却聚集部属成为水贼,战乱起时,彭越聚拢收留散兵游勇,严格号令,统御手下,此时巨野南方是项氏叔侄起兵,巨野西方是张楚势力如火如荼,属下劝说彭越加入到两者之中,彭越仔细斟酌,觉得自己手中人马不足,仓促加入任何一方,都可能会被快速吃掉,于是按兵不动,观望这两支力量的发展变化。
两个平民出身的水贼,在战乱初起的时候,都按照江湖的原则,仔细统御自己的部属,小心游走在大部队的缝隙之中,在乱世悄悄成长。
这是贼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