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制三万两千斤,相当于8000公斤,动力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如果使用机械动力,这就不是问题。不过,眼下内燃机的蜡模还藏在张诚上郡的书房里,汽车相关的各种技术还都没法实现。皇帝陛下想有一辆铜车的愿望,大概是没法满足的。
张诚弯腰捡起一个铜件,这小小的零件打磨的极为光洁。代表着有极高的加工工艺。6000多个组件,准确的组装在一辆车上,也确实需要这么高的加工精度。
“我知道你,你和寺工丞欧冶先生交好,有很多书信往来,你们书信里提到的很多技术,欧冶先生在寺工的会议和讲堂上都有提及。我也知道你在上郡那面建立了第一车辆厂,创制的独轮车确实不错,还有你也是甘泉到上郡直道的总工程师,那段路我们也试过,修造的确实很好。所以你年纪虽轻,但是来御车坊也不奇怪。”
“独轮车比起这架车,就好像粗木头和御座屏风的差别啊!”张诚感慨。
“倒也不必自谦。独轮车构造简单,制造方便,尤其是产量之大,竟然能满足王翦将军大军所用,征伐运载,功不可没。陛下的座车,相比之下只是占了精致而已。”百里达感慨说。“制作这样一架辒辌车,要御车坊上下数千工匠,数年之功。我听说在你的上郡车厂,一天就可装配上百辆独轮车,很了不起!”
“百里府丞,熟悉御车坊的工艺,我该从哪里开始?”张诚略过互相吹捧的环节,直接问自己该如何熟悉业务。
“张府佐驾过车吗?”百里达问。
张诚愕然。
自己在乡间坐过牛车,推过独轮车,但是却从来不曾驾驭过马车。
“先从驾车开始吧。要想知道什么样的车是好车,要想知道如何造一辆好车,要想知道如何修护一辆车,还是从驾车开始。我安排驭者,教授张府佐学习御车之道。这两三个月先不用了解车坊的庶务,先学习熟练驾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