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龙华之会

这是我执刻入执念深处的人,他却又不必是自己。纵使尊者能开导明示,却不能让其摆脱内心声音的影响,他必杀戮、他必憎恨,在佛陀眼中,他已然是至凶的刀具,专为杀生而设。

四目相对,两人却一时无言。作为人类导师之一的佛陀慢慢地从闭合的眼帘里留下清泪。这是又一例他眼睁睁看着,看着眼前开辟道路的人一步步走向悲幕的终局,却无能为力。他是众生的佛陀,是开明觉悟者,却不能阻止一个人执意走向死局的命运。

一如当时的罗舍卫国,他同样眼睁睁看着,看着王者们的杀伐,看着人民罹难,却不能阻碍命运的自然发生。

这就是他自己所言的“神通不敌天数”,也是他所修行得来的、能驱走魔鬼的神通,却改不了世间的悲运一般。

“我劝尔行,尔先以色闻我,继以空明性,以正见行。行行无常,缘生入灭,我其行矣。”释迦言毕,带着婆娑入灭之静,转身走开,再无他顾。

“尊者?!”众弟子齐声惊呼,却早有天上的吹动号角的天使为贵客送行,从始至终,两位正者之间的对话只有一句,却已经看透了彼此的相行的道,向背的真谛。

大约只有蔡邕收录的《公无渡河》方能显现释迦临走的悲凉心境,这是什么样的悲哀呢?释迦尊者正是来相劝这个人放弃当前的世界的呀!这是漫威的三个终极宇宙之一,也是埃及神扎堆的家园,更是所谓的“欲界之底”!

贪生好杀、多行不义、多磨多难、至死不悟之人全在于此。也更是神魔扎堆...至于那些光鲜的英雄,更是心口不一、欲念横生、机巧狯心无恶不逞,举世尽为恶业,为什么这个地方还需你留恋不去呢?

见了面的佛陀才慢慢明白,有些人,由生到死,中间经历的所有事,半点都是由不得他自己的。别人毁他、谤他、恶他、辱他。他原本可以不计较的,却偏偏有能主宰他的人让他计较,每一事都非出自本心,这样的人又该活多久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许那个人早已狰狞如恶鬼,暴行如金刚伏魔之相。只是菩萨的慈眉善目,他一点也无了..有别人占了那个位置,自然没有半点留给他的。

和世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释迦尊者的心便是灵山,他的人便是那佛,他在哪里,会见大人,那地方,便是龙华盛景。他不要求人剃度,也不需善男子一定皈依于他,甚至释迦尊者并不高高在上,他会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处。

只要修行者值得,他便能与之相会。只是这个宇宙里,尊者要见的、能见的,唯一人而已。

他现在是最凶最恶的厉鬼,是八曼荼罗,若有有情,要将所有十恶五逆谤方等经皆悉销灭,一切所求义利胜愿悉得成就。

而悖逆之人呢?他看到相视许久,三言两语间转首不顾的释迦尊者,他又想到什么呢?他什么也没想吧?从他的眼里脸上看不到一点点思考的表情,也许那多瞳的目掩盖了他的神情,也许无肌无骨的脸上身上体现不出人类的情态?

没有人知道,他将远远旁观的阿波罗与雅典娜甩在后头,原地转了足足九圈,看着佛陀及其门徒坐过的地,看着那新长出的鲜草,还有盛放的优昙波罗,微不可查的笑容从紧缩的海绵空间里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挤出来,在将要完整地呈现的一刹那,又恢复了以往的严肃。

他难道应该微笑吗?应该在不熟悉的人面前露出可能引起别人侵略的面容和表情,不!永远不能!哪怕扮演好那个泥胎木偶,他也不能对世人微笑,他是被别人也是被自己高高架起来、捧上神坛的人。他下不来也上不去。

“下一件事。”他在心里提醒自己,对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这一件。

困难时候应该求助吗?不,那些人,那些一眼生厌的人都是应该被杀死的东西,它们来了,只能把事情变得不受控制地恶劣起来。为什么又要控制呢?他不可遏制地想到了这个糟糕的字眼和词汇,再想到这个世界本身,随着异类骑士的力量一个个被点亮,他彻底成了恶魔,也是被金色之灵感染的类神本身。

他高高飘到天上,惊讶地发现自己忘记了使用魔法,却还可以令风土承载起他。他没有重量,没有生命,因此他拒绝了元素的友好馈赠。

而高高的王座承载起了他,那王座不是靠椅,不是让人来乘坐的,更不是应该存在的,它一皆无有,却单单托起了他。

于是天与地在他面前逃避了,它们不敢面对这样的人。恶魔看着天上的东西,便任由他此时耍着威风。因为魔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