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初,孟黎明召开了黎明制衣、黎明纸业和新梦文化三家公司的年度总结会。
之所以没带上黎明房地产,除了因为项目重要关联人,钟荣远在羊城,方建军回了京城,聚回S城太折腾。
更重要的是,黎明房地产去年开发的何市商场项目还没有完工,待五月份项目彻底结束后再做盘点来得及。
孟爱军汇报了黎明制衣业绩情况。
黎明制衣销售额一路飘红,尤其是第四季度实施预付卡制度以来,达到年前预热的一个小高峰,并且持续走高,预计1月末至2月初会出现新的高峰值。
剔除经营成本等各种费用等,1994年纯利润实现1.8个亿。
孟爱国汇报黎明纸业业绩情况。
黎明纸业前三个季度同样一路向好,到第四季度突然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卫生巾系列主打产品,更是呈现滑铁卢似的下滑。
即使如此,剔除经营成本等各种费用,纯利润仍有2.4个亿。
乔腾蛟做了个市场调查报告,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是国外企业发现了国内商机,疯狂涌入,与黎明卫生巾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已经隐隐有刺刀见红的趋势了。
孟爱国建议道:“黎明,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建议和国外企业打一轮价格战,毕竟咱是本土企业,比外来企业占据优势。”
孟黎明直接否决了。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另一种说法,叫做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孟黎明经历过前世,九十年代,不仅卫生巾品牌,洗发护发品牌等等均受到剧烈冲击,国内品牌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突出重围,举步维艰难。
更重要的是,敢于逐鹿中原的外资,背后的资本都格外强大,和它们打价格战,只怕黎明纸业的血太薄、不抗刺。
与其在红海里厮杀,不如寻找一片新的蓝海。
孟黎明沉吟道:“爱国哥,还记不记得咱黎明纸业最开始是卖厕纸出头的?当初可以,咱现在也可以。国外的品牌看中了大众化卫生巾市场,咱就剑走偏锋,研究纸巾,饭店用大抽、家用中抽和便携式小抽;还可以研发婴幼儿纸尿裤、老年人护理卫生垫;成熟以后再研发女士洁面巾、婴儿湿巾等等,蓝海这么大,没必要和他们刺刀见红。”
孟爱国本身就是一线造纸厂工人出身的行家里手,被孟黎明这么一点拨,立马惊醒:“明明说的对,与其和他们硬碰硬天亡大家死,不如偷摸吃成个胖子。我一会儿就回辽县,带着研究人员熬上一两个月,多搞出几个新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