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这朝堂越来越玄乎了

“大卖,大卖,你知道蒸馏之法的成本有多高吗?千钱不过百斤!”

“是啊,要是一户五口人,也才只能吃四十余天,就算你再有钱,一年的吃盐也得万钱起步!”

那名大臣听到这么恐怖的数字后,瞬间不说话了。

嬴高也是眉头一皱,五人一年吃万钱,就算身为皇帝,也禁不起这么消耗。

再说了皇宫多少人啊,朝廷大臣多少人啊,百姓多少人啊,根本吃不起!

嬴高摇摇头,“罢了,这个方法偶尔吃一次还行,天天吃,朕都得吃穷了。”

此时朝廷大臣近百人,也就二三十人对桥松编写的化学读懂了一点。

又经过蒸馏之法的启发,才明白,这其中的原理是怎么一回事。

盐溶液,先进行沉淀过滤(如纱布、活性炭等)几次后,把溶液放入玻璃容器,经过加热,水挥发形成水蒸气,带走水溶液一部分杂质离子,后遇冷,释放能量,形成冷凝水,随着盐的浓度提高后便会析出结晶,反复进行提纯,便可制得高浓度纯盐。

要知道,后世制盐的方法对于此刻的秦朝来说,无异于徒手登天。就比如说膜分离和电渗析等。

...

这时,冯去疾站了出来说:

“陛下,臣以为用太阳制盐,最好,多次过滤沉淀操作也简单,经济又实惠!”

嬴高点点头,这点确实没错,省钱是的确省钱。

目前来说,唯一一点就是纯度不行。

虽说比现在的煮盐法纯度要高的多,可一旦吃过了精盐,再吃粗盐,口感便大打折扣。

正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啊。

“冯相,此法虽经济实惠,但也要看老天爷吃饭,万一连着一个月不出太阳,如何是好?”

“对啊!不出太阳不就制不了盐了吗!”

“所以我说啊,还不如原来的煮盐,加上过滤沉淀呢。”

“煮盐?你木头够烧吗?你没看旁边的山都秃了?太子殿下说过,过度开采树木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降雨量减少!发生这些你负责吗!”

“我....那你说!为之奈何?!”

大臣们吵来吵去,还是没有个结果。

嬴高叹了一口气,自从桥松不在这个朝堂上,哪一次上朝不是争来争去。

谁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又只好采取最稳妥的方式,但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可就是不敢下结论。

这时,朝堂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出列了。

“陛下,臣有言,不知可行否。”

正当嬴高捏着太阳穴想办法时,听闻下方有人有办法,立马朝那人看去。

“敬爱卿,快快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