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
一大早,章台宫内,便开始激烈的争论起来。
“凭什么让他们直接登堂入室?这太不公平了!”
“对啊,区区墨家,直接上朝议政?”
“我不同意,陛下,这封官许爵也得有个功名才行啊,不然不服众!”
嬴高捏了捏太阳穴,你以为朕想啊,还不是桥松,说什么墨家公输家尽量重用,是大才。
但是你要重用的话不得拿出点功绩才行吗?不然怎么服众呢?
今天桥松是没有来上朝的,因为他带着章邯等人去蜀郡视察去了。
“陛下,臣以为,太子临走时有意重用,但并没有说让他们做什么事,不如就先安排他们去工部做事,等太子殿下回来再作商议也不迟。”
听着冯去疾的推荐,嬴高点了点头,现在就封官确实不妥,还是等桥松回来再说吧。
“众爱卿所言甚是,那既如此,就先安排两家去工部做事吧,等太子回来再商议。”
嬴高说完,群臣脸色才好了许多。
哪有一来就当官的?走后门也不能这么正大光明吧?
“臣附议!”大臣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好了,爱卿还有何事?如今太子不在,我们也不能懈怠才是啊。”
自从桥松出去了,这朝堂嬴高是真拿不准主意,每当大臣们争来争去,听上去都有道理,但就是拿不定主意。
生怕自己做错了,被众人把缺点放大,暗自和太子做比较。
毕竟到现在,桥松每做的一件事,基本都是有理有据,效果甚好。
嬴高总感觉有些跟不上桥松的脑回路了。
又是水利工程,商业,互市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就已经让嬴高有些累了。
最头疼的还是舆论和造反。
我们前面就说了,秦朝的读书人太少了,基本就是贵族和当官的。
这就导致,很多百姓见到这些新事物的时候,一个个都非常的警惕。
也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说什么楚国后人要光复国朝,不能再任人摆布。
官员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再不反,大伙就只有等死了。
当然了,在关中地区这些谣言自然是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