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今儿得了消息,哀家心里不知如何欢喜呢,到底还是叫人把你喊来再听一遍才安心。”
宜修忙笑道:“可见臣妾与皇额娘的心是一样的,今儿见了通报的下人满脸喜色我都不放心,非按着他问了三四遍才把这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太后感慨万千地看着她:“唉,哀家是真高兴,托了你的福让哀家也能享一会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这话可真是折煞臣妾了,都是皇额娘的福气深厚,再者也是弘晖的福晋争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话说得很是,这想要子孙昌盛,最要紧的还是得那些女孩子们争气。模样家世都是其次,最要紧是脾性好身体康健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见太后终于进了正题,宜修接过剪秋递来的手炉这才笑看向太后:“皇额娘说得是。对了,今岁宫里要进新人,臣妾已经拟好了位份和住所,皇额娘可要瞧瞧?也帮着臣妾斟酌一二。”
“哀家年纪大了,这事儿交给你办,哀家再放心不过,哪还需要再斟酌。”
见太后推辞,一旁的竹息便适时地接道:“知道您对皇后娘娘放心,只皇后娘娘难得开口,也不费什么功夫,您老看一遍叫皇后娘娘求个安心罢了。”
“竹息姑姑说得是。”
宜修自然是附和着,她身边的剪秋便立刻将拟好的单子拿出来,宜修便接过又仔细摊开放在太后面前。
太后这才笑着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倒是一起来哄我这个老太太玩了。”
说着将单子拿远了细细看去,上头字迹一看便是刻意写得大了些,再见那三个新人的位份和住所,太后不得不承认自己这回是小人之心了。
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
从前觉得宜修这个侄女虽然各方面都比柔则更适合做老四福晋的太后,唯独担心的,就是她那个拧巴性子。
现今虽不知她是不是改了,但至少她城府和眼界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便很好,如此她对乌那拉那氏和乌雅氏也再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