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退休准备(卷12 新时代 3)

走出教室,付有特看向张国庆,是想要一个评价,张国庆问,“这个空调是不是太冷了?”

付有特回答,“这是试运行,我们把一些温控的部件去掉了,要不然,这个温度,启动不了。”

张国庆点点头,说,“再运行几天,看看稳定性如何,总结些经验。另外,你考虑一下,设备如何小型化、怎么降低噪声,那样才好推广。”

付有特却是苦笑一声,“这几十万的成本,哪个大户也担不起呀。”

张国庆知道,付有特觉得空调项目是“屠龙之术”,原本不愿意担任负责人,还是张帅亲点的,虽然他工程推进的不错,但心中一直没有想通,张国庆看出了他的疑惑,就问道:“这台机器成本确实很高,如果现在再设计一台,功率只要这个的一半,尽量小型化点,你估计会有多大?成本多高?”

付有特略一思索,回答,“这里安装的,其实是第二代原型机,因为工期太紧,只能这样,如果功率降低一半,再设计,整套机器也只有这台机器的五分之一大,噪声相应的也会小很多。成本也只有这台的30%”

张国庆又问,“如果降到10万元,会有多少人买?”

付有特这次没有犹豫回答,“明崇岛能卖超不过5台,盐州也就这个数,一共10台。”

“如果降到1万元、1千元,又能卖出多少?”张国庆追问。

“领导说笑了,这么多零件,莫说是1万元,降到5万也是困难。”付有特老实的回答。

张国庆似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付有特说,“和自行车一样,降到一成、半成都是有可能的。”

然后忽然转了话题,问“付有特,你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吧?”

付有特又是低头,说,“领导说的是,我原名付有财,张总看我在电学方面有些见解,就非要给我改这个名字,说这个名字会叫我扬名天下,我也问过几个算命的,都没有看出来,这个名字有何说辞。”

张国庆看这个付有特是个实在做学问的,知道张帅的意思,也不点破,又转换了话题,“你在电学方面,是偏于理论,还是实验?”

“领导别说我狂,我都行,只是觉得,但有时候把大量精力浪费到实证上,有点可惜。”

张国庆看他对理论更看中,就出言邀请,“这里要建立一个高等学校,我正好需要各方面的专家,我在这里给你一栋楼,你可以专心研究,但需要为这里的学生上课,也可以带一个小组,改进压缩机,这附近机械厂很多,复杂的加工都让他们做,怎么样?”

付有特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他一直都希望当一个研究型人员,不多操心财务、采购、分配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