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朝臣也好、百姓也好,渐渐地也都习惯了萧素素这个摄政公主的作风,对她越来越敬服,越来越认可。
当然,她也经常会搞出些让朝臣们鸡飞狗跳,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但是,在她的带领下,海盗渐渐被肃清了,不时前来江南侵扰的北丹被有效的打击,如今不敢再轻易渡江了,剿灭海盗的军队还从海上运回了大量的财宝,这些财宝八成赏给了有功的将士,一成充入了国库,一成进入了皇济堂,将被用于百姓的身上。
萧素素分文未取。
她说,如今皇宫内库已经充盈,大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接济,所有所得,都是将士、百官、百姓们的功劳,有将士的英勇作战,有百官们的居中调度,有百姓们的积极支持配合,大家一心,才能如此快地将猖獗的海盗赶出了大盛。
这是大家的功劳。
那所得也该归于大家。
英勇奋战的将士们得到了该有的奖励,死去的战士优抚其家人,百官们根据功绩也各有赏赐,被海盗侵害,生活陷入困顿的百姓可以通过各州皇济堂的分支申请援助……
就连死去的将士和百姓们,萧素素也特地为他们建立的英烈祠和怀思祠,让他们可以永享香火,被人们所铭记、怀念。
英烈祠、怀思祠被建好之后,前往悼念、追思的人络绎不绝,有军中的同僚,有朝廷的官员,有他们的亲人,更多的,却是无数普通的百姓们。
人们相信,英烈的灵魂能够保佑他们。
而怀思祠的百姓们和他们是一样,有朝一日,他们遇到什么灾厄时,纵然平凡普通如斯,没有什么功绩值得歌颂,但也希望能有个地方让他们可以归依,被人偶尔想起,能享受香火,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对英烈祠是崇敬,对怀思祠是怜悯。
怜悯弱小无助的他们,怜悯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因为萧素素而起的这股风气,也由上而下,一时之间,怜悯仁善之气从上倒下,蔚然成风,不论官员百姓,都乐于行善事,得善名,作恶之人被人们鄙视,上门乞讨的乞丐不再被豪门拒之门外,纵狗撕咬,上门化缘的和尚姑子们,百姓们也十分乐意施舍一些粥米,便是再穷困吝啬之人,也愿意给一口茶水,提供一个板凳,让人避避暑,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