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感觉温度降到了微烫皮肤的程度时,黎麦把珠珠和喜鹊裁好的布块放进去三个盆里,用他们之前就准备好的短搅棍搅拌了起来。
搅拌了一会儿,染烫的温度在降低,黎麦让周泉再把三个瓷盆放在炉盘上加热,一边加热一边慢慢搅动,让棉布均匀上色。
温度要微微烫皮肤的程度就行,火势要控制的很低,不会让温度再上去,也不能让火灭了,整个过程要继续搅动,看着时间,整个浸染布料的过程大约在一炷香时间多一些。(大概四十分钟,温度保持在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
黎麦和赵氏看着染布时,黎麦让周泉把刚才那个大木盆洗干净,再添上半盆清水。
时间到了后,就把布从染汤里拿出来拧干,放到大木盆里用清水好好清洗一遍,洗掉浮色,拧干,然后拿出去晾晒。
一号盆是原汤色,用的是纯棉布,染出来的颜色比紫红色浅一些,黎麦说书上叫这种颜色浅紫红!
黎麦看了一下,这个颜色接近一些铁锈红,但又像是在铁锈红的颜色里加了紫色,如果用平常生活里用到的东西来形容的话,像掉了一些色的熟红枣的颜色。
黎麦做好一号盆的颜色记录后,接着看二号盆。
二号盆里加的是醋,用的也是棉布,染出来的颜色是土黄色,和书上形容的一样。
如果这个黄色再明艳一些就成了皇家专用色明黄色了。
黎麦做好记录,对赵氏道:“娘,这个颜色,以后我们不染。”
民间也很少有人穿黄色的衣服,就是为了避开皇家的专用色,免得给家里带来祸端。
赵氏点头记下。
三号盆里加的是明凡,染出来的颜色是比铁锈红再浅一些还带着一点粉红的颜色,书上称呼为酡颜,也就是酡红色。
但黎麦叫橡皮红更贴近一些这个颜色。
可实际上,现在他们铺子卖的那个接近这个的颜色,他们叫浅桃色,因为这是这个时代的染色局定的颜色。
所以,黎麦这个颜色要想叫橡皮红,她要去申请这个颜色的名称,就像张氏染出来的那个石榴红的颜色,这个时代没有那个名称,张氏去申请了那个名字,以后人们说起来,石榴红这个布料的颜色,就是出自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