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几个小坛子里,这个是绿豆,这个里边是豇豆,这里边是黑豆,这里边是白绿豆,这个里边是芝麻,那个是粟米。这些都是咱家地里种出来的,不多,每年爹娘都是留着自家吃的。”
“至于架子上那些,都是去年秋天留的种子,今年种完后剩下的。”
周磊很懂事的给黎麦介绍了一下。
黎麦点头,看周家这粮房里还是很丰富的,看来,他家的日子在村子里还是不错的。
只是,当黎麦拿着盆打算过来挖面做饼子时,掀开瓮盖后,才发现每个里边东西几乎都见底了,白面的瓮里更是已经见底了,估计连一碗都挖不出来,看着应该是吃不了几天的了。
想来,是收秋后,缸里和瓮里就会储备满一年的粮食,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收秋前,粮食就快吃完了。
现在是六月,就是快到粮食吃完的阶段了。
这个阶段,她记得以前听老师说过,古人称为青黄不接的时候。
但是一家人的早餐还是得做,黎麦也是会做饭的,何况原主的记忆里也有会做饭的记忆。
想了想,黎麦决定按照他们往常的饮食习惯,熬粥,烙饼子。
不知道他们往日熬的粥是什么粥,但是黎麦挖了一勺头绿豆,挖了一点玉米,然后,就是粟米和稷米各挖了一点,再把大米也挖了一点点。
回去厨房里,找出来捣东西的石碓子,用石锤把绿豆捣成绿豆碎,玉米也倒成玉米碎,这样熬粥煮的快一些。
这些东西最后凑了半碗,她一起倒入开了水的锅中熬着粥,再去挖玉米面和高粱面合在一起,凑了一碗多一点,回去准备烙饼子。
看到厨房里有鸡蛋,她打了一颗进去面里,又把一边放着昨日剩下的半碗油倒进去一点,再去用温水和面。
“大嫂,咱家有黑糖和白糖,要吗?”周磊被自家大哥派过来厨房门口询问。
以往他娘会给他们烙糖饼。
“有葱吗?给我拿一颗葱就行,不要糖。”
和好面,她把面放在一边盖好让发一会儿。
她决定烙葱花饼,糖饼就算了,家里有孩子,还是先留着吧,她记得这个时代的糖是很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