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赵广陵又重新打起信心。

“多谢学正大人。”赵广陵拱手。

“来人,抬刻漏上来。”

士卒们在汤玉枢的命令下,把刻漏抬了上来。

“二位,一刻钟为限,开始。”汤玉枢高声喊道。

底下的众人也开始屏住呼吸紧张的看着台中间的两人。

这几年幽州势弱,已经很少有文斗出现。

一边的赵广陵在刻漏开始的时候就提起笔。

此时的赵广陵手握毛笔,心中豪情万丈,他腹中诗句早已准备好。

笔尖一触,随即在宣纸上挥毫泼墨。

事实也正如赵广陵所想,在他写下诗句的瞬间,宝光从纸上跃出。

照的周边的学子们都睁不开眼。

接着就是五彩霞光降下,赵广陵整个人都被光芒笼罩。

“镇国诗,这个赵广陵居然写出了镇国诗。”

“他是谁?能写出镇国诗的绝对不可能平平无奇,辽西居然有这等天才。”

“那纪衡也是连写十八鸣州之人,看来今日是一番龙争虎斗。”

对面的纪衡看到这个场景脸色微微一变,果然是有备而来。

可是自己怎么可能会输呢?

纪衡在文宫中搜寻片刻后,也提笔书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没错,纪衡选择的就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此诗意境雄浑阔大,而又带有真实情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更是千古名句,流传之广不亚于李杜名篇。

果然,在纪衡提笔写下以后,也是一道五彩霞光从云霄之内落下。

打在纪衡的身上,暖洋洋的文气围绕在纪衡身旁。

与此同时,纪衡的修为也成功的突破到秀才巅峰,离那举人,也就只有一线之隔。

对面的赵广陵看着也写下镇国诗的纪衡心里露出一丝侥幸。

我就说,此战,我已立于不败之地,任你再天才也没用。

我的任务完成了,应当早撤。

赵广陵放下自己的毛笔,对着纪衡抬手,“没想到阁下确有奇才,能与我打个不分伯仲。”

“今日我们就算平手,等我重整旗鼓,改日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