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已无蝉鸣 地瓜塔 5174 字 17天前

“你是想住校?”大嫂许娇娇马上反问。

“住校怎么了?”本想反对的姜母立马和许娇娇唱反调。

“我是打算住校,我班主任说学校免我的食宿费。”

只有说不掏钱,才能让姜母点头同意。

姜母松了一口气,不花钱就好。

“那行,你去吧。把东西带上,缺了什么就再回来。”

姜海娟乖巧的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住校,放假了我就回来。”

晚上临睡前,把东西收拾好。其实也没什么,就几件旧衣服和现在用的被褥。其它东西早就放到空间里了。

至于姜母会不会去学校问老师这个问题,你见过哪个得了好处还到处嚷嚷的?

姜海娟开始了期待的自己的单身生活,之前换的房子自己去过一次,一间平房面积不大,除了睡觉的屋子外有个5平米的小厨房,里面家具齐全,最重要是有洗澡间,院里有口水井,反正是自己的小家,以后缺什么再置办就是了,

……

姜海娟特意从学校回来:“妈,我把户口本拿走了啊!”

摆了摆手:“走吧,走吧。我知道了。”

这几年她时不时的拿户口本买内部瑕疵布。姜母都习惯了。

姜海娟把桌上的钱装到兜里,拿着“介绍信”去市里政府机关要报名表。

进去市政府之前,她特意到拐角把空间里的好衣服拿出来换上。

填好表,办事员小张别的没提:“明天上午8点来考试,别忘了。”

姜海娟连忙道谢:“谢谢您,我一定记得。”

第二天姜海娟一早换好衣服,坐车去参加考试。考完等了2个小时,通知才发了下来,不出意外的考上了。姜海娟的心稳了!

人事部的韩主任看着留下来的5个人,眉毛轻轻挑了一下:“明天拿着介绍信、户口本和毕业证,档案来把工作落实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隔着窗户看到办公室里,只有唐老师一个人。

“笃~笃~笃”

“进来”

姜海娟一进来,就看到唐老师在备课。

姜海娟轻声说:“唐老师,体校的人来了吗?”

唐老师:“来了,今天刚到。家里有人要报名?”

姜海娟笑了笑:“我弟弟在咱们学校上高一。光有个头和身板,平时淘气的很。”

“在家里他最小,谁都护着他!干脆去外面锻炼锻炼,成不成的总比现在强。”

唐老师点头:“那就趁早去!”

姜海娟:“老师,我已经找到工作,以后就不来了。今天特意来跟您告别的。”

唐老师一听连忙小声恭喜:“这是好事呀!静安,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忙的,就回学校来!”

姜海娟感激的说:“谢谢唐老师一直以来的照顾。”

……

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姜海娟趁机拦住了姜建设,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

“三姐,什么事?”

看着16岁身高就有1米75的姜建设,“我听说最近体校招人,要封闭训练4个月,咱们学校能推荐2个人,你去不去?”

每年这个时候,体校都会到各初高中找苗子。跟好多吃不饱的人比,姜建设的身板谁见了不得夸声好!

“去那儿干嘛呀,怪累的!”

“傻!”

“三姐,你怎么这么说?”

“你去体校训练,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条出路。到时能找一份好工作不比什么强?”姜海娟恨铁不成钢地说。

“现在又不用自己掏钱,白去让他们教几个月,咱们还沾光了呢。到时候身体锻炼好了,如果省队选不上,不还能报名参军嘛!”

“再说回来,万一这都没成或者你觉得累受不了,那就回来呗。有咱妈的工作保底你怕什么?”

姜建设听了三姐的话,越想越觉得很有道理。下午课都没上,他特意去单位找姜父姜母把这事给两人说了。

老两口觉得儿子说的在理,怕名额被别人占了,连忙向单位请假。姜母回去收拾好东西,姜父找到学校强烈要求让孩子进体校。第二天一早就跟着体校老师走了。

第二天照例是工人发工资的日子。

姜海娟一早起来,把剩下的东西打包带走,趁着天色暗路上没人放到空间。等姜母把这月的份额票据都领完后,她悄悄地回去找办事处主任开了介绍信,急急忙忙的又去了政府机关。工作正式办下来,拿到工作证,姜海娟才松了口气。

下午回到姜家,把户口本还给姜母。

4号,姜海娟开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两个星期下来,姜海娟把同期入职的人员了解清楚了。怪不得韩主任那天挑眉:一个是妇联主任的儿子;一个是化肥厂厂长的外甥女;一个是公安局局长老婆的娘家侄子;还有一个是粮站站长前妻给他生的儿子。

都是硬茬,在得知自己转正艰难后,姜海娟下定决心速战速决,

中午下班后,约莫着时间,姜海娟回宿舍拿上饭盆。出来的时候,正好和郭彩霞在宿舍楼的拐角处迎面碰上。

姜海娟朝对方笑了笑:“是郭大姐吗?”

“我想跟大姐你换工作。”姜海娟直接砸下大雷,

“什么?换工作?”郭彩霞怀疑自己听错了。她以为对方想要求老韩办事,她想先看看情况,不管行不行的一律不让老韩粘手。

姜海娟:“郭姐,这年头姑娘过得都难。在我家我活的最难。但凡知道我手里有点好东西,旁人还没动,家里人就先伸手了。我在这儿工作,家里人都不知道。”

郭彩霞静静地听着,也不插话。

“所以,我想着离他们远一些。一来事少,到时候矛盾就少了;二来离得远,他们就不能随意拿捏我。”

“我这个月刚来,要想转正,最少1年多,3年都不算晚。据说前年招的,还有几个没转正的。”

郭彩霞点了点头,她确实听老韩提过这么一嘴。

“时间太久了,我等不起。我听说您在资料室上班,这工作也轻松。我就想着这不巧了嘛?咱们俩要是换工作,这样咱们俩的困难都解决了。”

郭彩霞听到这里也觉得明显心动了。

……

韩义就是管人事的,换工作要用的资料证件都准备好了。

姜海娟回宿舍拿了身换洗衣服,就跟着郭彩霞坐上了去H市的火车。

姜海娟回想到之前的谈话,到那里是正式工,工作在在资料室管登记,工资也不变还是37块5。

办理完后,姜海娟在招待所住了一宿,

第二天,姜海娟决定再买套房子,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房子不用大,像之前那套就行,自己住着安心,很快就找到合适的,

姜海娟急着入住,房主两口子也是中午12点的火车急着走。

双方谁也没时间磨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套房子徐静安最终花了800块钱。

收拾好新家,一夜好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海娟睁开眼发觉时间快到了,赶快起身。

随意垫补几口,出了家门。路上的人越聚越多,乌泱泱的一大片,走进钢厂。

跟着郭大姐回去交接手续。

……

“老三,你今天怎么回来了?家里没做你的饭。”姜母算了算今天才25号周一,还没到周末呢。

“妈,”姜海娟拉着姜母悄声说道:“我找到份工作。”

“什么工作?一个月多少钱?”姜母眼睛都睁大了。

一桌子人都盯着姜海娟。许教练放下手里的筷子,看的更是专注。

“钢厂的工作,刚到那儿一个月估计20左右。”

“做什么的?”许娇娇接着问。

“在资料室管登记的。”

许娇娇一听眼睛都亮了,感觉机会来了。

“海娟,你有本事也年轻,不像嫂子我。我自从怀孕后是真难,我也不占你便宜,咱们换换工作,别的不说你也心疼心疼你侄子。”

没人反对,自认为大局已定的姜家人,又拿起碗筷打算要继续吃饭。

姜海娟冒出来一句:“这事儿,我估计够呛能行。”

“老三,你什么意思?做人不能太自私!”姜建国张嘴就扣帽子。

“工作在H市,坐火车还要3天呢!”

“怎么这么远?”姜母皱着眉问。

“没办法,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就不错了,哪还敢挑啊!”姜海娟低垂着头小声说。

“那你每月往家寄回来15块钱”,姜母马上开始盘算着姜海娟的工资。

从姜海娟进门到现在,大饼画的一个接一个。姜海娟低着头、红着脸羞涩的说:“都听妈的。”

第二天,不出所料,姜母放户口本的箱子已经锁起来了。

给姜母留了纸条,告诉她把户口迁走了。

至于姜家人怎么想就随他们了,

姜海娟一路又晃晃荡荡的回到了H市,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落户之后,拿着自己一个人的户口本,才放下心来。

……

钢厂是大厂,又是重工业,所以单位福利也一向不错。除了每月的2副白手套,2条毛巾,肥皂一块,这回还每人有2两白糖,3两绿豆,每年一套的夏季工作服。

姜海娟还特意去后勤领了自己进厂的福利:两套工作服(一套冬季,一套夏季),茶缸,饭盒各两个,毛巾两条,劳动鞋两双,手套四副,暖壶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