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方官员的夸大其词,赵构已经是见怪不怪。
“回禀官家,臣之所以有如此自信,皆源于此!此册乃是臣依据革新变法之内容,将秀州各县汇总之数详细记载并推算出来。”
韩鑫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案几之上捧着厚厚一本册子双手奉上。
赵构看着这厚厚一本的册子,先不管内容如何,至少这份用心便值得称赞。
他细细的翻阅着册子里面的内容,里面详细记载着通过参与贷苗法的人数,从北境引回的流民数量,开垦荒地的面积,丝渔盐等优势产品的增量,百业及商铺增加的总量等等。
从这个记载来看,里面全部数量都大为增加。
很简单的理解便是,通过革新变法之后,整个秀州种地的人更多了,土地面积因为开垦和重新丈量也增加了,优势产品产量也提高了,百业覆盖和商铺数量也增加了。
不得不说这本册子让赵构也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革新变法能够带来这么大的增量。
各项各类一叠加,不仅是百姓收入会增加不少,同时上缴的税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看来这革新变法在秀州颇为受用,不知是一域之状还是全域之貌?”
对于革新变法的效用,赵构本身并不怀疑,只是没想到方略贯彻如此到位,效果如此明显。
但是他也担心每个地方官理解和宣贯以及能力各不相同,或许只是秀州因为地方官英明的缘故而有此效果,其他地方或许并不以定能够如此效果。
“臣以为,窥一斑而见全豹。革新变法乃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自然会得到各地民众支持,必定是全域之貌!”
韩鑫在实施革新变法过程中,看到了民众对于这样变法的期盼,也让民众实实在在的都到许多实惠,因此对于各地的变法效果他也是非常有信心。
“看来韩卿对于革新变法甚为认同,临安之时朕记得卿有“藏富于民”之论调,虞卿进士策问同样有“藏富于民”之说。看来二位想必有所共鸣!”
看到韩鑫能够如此短时间内快速推进革新变法,并且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赵构颇为欣喜,也非常认可韩鑫的所言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