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洪七一本正经道:“师父您放心!我一定代您老人家向师娘表达……这个……思念之情,把师娘和小师妹好好带回来,让师父得以一家团聚!”顿了顿,他又咧嘴道:“可是师父,万一师娘赌气不肯跟我回来,或是要求师父您亲自……”

钱海怒道:“那你也别回来了!”吓得洪七一缩脖,心中叫苦不迭。钱海咳嗽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这是我写给你师娘的信,你师娘看过后,自会随你回来。当然,你也要会说话才行,这总不用我教你吧?”

洪七忙道:“不用,不用。”说着上前接了信,珍而重之放在怀里,还拍了拍,笑道:“师父您就瞧我的吧,一定给您办得漂漂亮亮。”

钱海道:“行了,少贫嘴!你歇息一晚,明日早上出发吧。”

洪七点头答应了,转身离去。

翌日清晨,洪七收拾停当,便携带行李,出发去往终南山。一路无话,十数天后,他便来到终南山麓,顺着山中幽径,一路盘旋而上,往翠竹屏而去。

过不多时,他的眼前出现一片竹林。青竹碧翠欲滴,茎叶随风轻摇,发出哗哗声响,如同别样波涛,让人不禁有心旷神怡之感。

洪七狠狠吸了口气,只觉清香爽朗之气直透肺腑,令他整个人的精神为之一震。他不禁想道:“还是王大伯和王大婶会享受!特乃乃的!这可比总舵的气味强多了,那里只有狐臭、汗臭、脚臭味!”他如此想着,步子未停,顺着竹林当中露出的微径,继续向前行进。

然而在他踏上竹中路径后,却发现眼前道路实在是太多了!前后左右,或直或弯,路途何止百条?而且每走几步便有一个岔口,让人根本辨不出方向。等到洪七觉察出不对头,打算顺原路返回时,一回头,哎呀,回去的路也辨不出来了!

洪七见此,不禁抓了瞎,在竹林中横竖乱闯,所见皆是晃眼的青竹,连那之前听到的竹涛阵阵,都像在对他发出嘲讽之语:你出不去!你出不去!

正在洪七焦急之际,就闻一阵歌声传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歌声清越嘹亮,曲子更是婉转好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七虽不清楚其中歌词便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更不明白诗句具体的含义,但也隐隐感到歌声中蕴含一种归隐闲适的情怀。

洪七来了精神,他连忙听声辩位,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寻找过去。不知转过几道弯,他的眼前骤然宽阔起来,茂密的竹子也开始变得稀稀落落,而左手边却出现了一大片青菜地。只见满园青菜长势很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之像,而一位农人戴着草帽,穿粗布衣裳,挽着袖口裤腿,正蹲在地里,右手持瓢,从旁边木桶中舀水浇菜呢。

洪七刚招呼一声:“老伯!”就见农人起身摘下草帽,转头看向洪七,露出一张清朗带笑的面容。

洪七的声音生生卡住,半晌方道:“王大伯,怎么是你?”原来此人正是王中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