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墨香和书卷气与外面的喧嚣似乎格格不入,犹如老刘这个人。
天成走到每幅书画之前,细细观赏,发现注脚处皆有“烟雨江南”四字,应该是作者的笔名了。
天成一边看,一边夸赞。
“你这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呀。”
“都快60的人了,还有啥活不明白的,写写画画图个自己乐呵就行了。”
老刘也不谦虚,拿出自己发表的作品集递给天成。
厚厚的一本书,封面上醒目的写着三个大字“作品集”。里面贴着老刘在各大媒体发表的文章,有豆腐块,也有长篇报道,有地方报纸,也有杂志文摘。
天成翻了一下,很厚重,整理的很规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皆是老刘多年心血之作。
也是他的至珍至宝。
进来半天,二人只顾着互相欣赏,正事倒是没谈。
天成没有见到服装道具,有点奇怪:“刘主播,这里简直就是你的个人工作室嘛,你这写写画画的,过得挺惬意呀。”
“哪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镇长不是给我派活了吗?说吧,怎么配合你呀?”
“你可说到点上了,我们搞演出,最缺少服装道具,怎么你这里连个踪影都没有?”
“我又不是开剧院唱大戏的,怎么会有?不过,我可以间接调动物资呀。”
“哦,明白。”天成拉长了声调说。
“我认识几个老板,可以租用他们的,价钱上呢,给你个优惠价,保证最低。或者象征性的收一下费,他们也乐意做这个生意,反正东西放在那也是浪费。”
“说白了,还是要钱。”
“有不要钱的,县电视台有一些,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去挑挑。时间长了,有些都落了灰。”
“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