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达康县长的点金手

乡镇企业局局长陈功,是位老局长,这里说的老,不是年纪大,而是这位局长在多个科局长岗位辗转腾挪,属于金山政坛不倒翁的角色。

陈功闻言,说:“好,我来说一下。

我围绕乡企局职能来说一下。这几天跟随李县长,我们考察了八个乡镇,八个乡镇的企业,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勉强算数的,全部是些小作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县里的规划,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城附近,主要是因为交通方便。没有落实到北部乡镇来,就是交通问题。这一点,恐怕要请汪局长来说才行。

如果汪局长说,明年把桥修好,我就可以拍胸膛保证,规划到北部乡镇来。”

他说的是规划,而不是落实,鸡贼得很。

交通局汪局长马上接话:“陈局长,你才是坐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的情况是,上面的项目争取不来,交通局本身就是一屁股烂账。不像你们乡企局,多少有点进项。”

陈功摆摆手,道:“那点毛毛雨,算个啥子进项。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我们还得指望李县长的点金之手,帮助我们的企业成长壮大。”

李达康在上一个县工作的时候,就是搞经济的高手,刚好就分管过乡企局,90年代的乡企局还是吃香的。只不过通通是损了公家,肥了私人。

他在那里,也是千方百计,好不容易才扭转局面,指导帮助好几个企业扭亏为盈。

其实,这些乡镇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产品普遍没有市场竞争力,技术落后,基本处于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状态。

李达康分管期间,主要是帮助企业找销路,在企业的改制上,他还没有认真思考,就调到金山来了。

可想而知,他如果离开了,没有了他的人际关系,之前的扭亏为盈的企业,可能又要继续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