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实则是始于本朝的。
在大雍朝之前的朝代,所有官吏皆选拔自世家大族。说得好听点叫选拔,其实就是“举荐”。
户部尚书家的公子,生的风流倜傥,不仅精通诗词歌赋,还精于算科。
于是,就会有官员举荐,这位公子担任户部侍郎,不过分吧。什么?有人质疑?
那还不简单,让户部尚书出一份试卷,别光质疑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毫无疑问,一定是户部尚书的公子胜出。
人家刚会爬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桌案上接触这些东西了,别人谁又能比的过他去?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各司其职的几大世家。
世家大族负责庙堂之上的事,平民百姓只需低下头,辛苦劳作。
负责劳作的平民,根本不需要读书识字,他们也负担不起书本的昂贵费用。
渐渐的,是否识字,成了世家身份的象征。
天下之人便从出生那日起,就被分成了两类,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生生世世都不可能有所交集。
打破这一切的,是本朝太祖。
科举制度是好的,然而世家大族却坐不住了。
什么?那些世世代代供养他们的人形生物,要与他们同朝为官?不不不,绝无可能!
有更加“保守”的老顽固,执意要“死柬”,那些“东西”虽然是人形的,可是他们和牛马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怎么配读圣贤书?
这是对圣贤、对祖宗礼法的大不敬!这是对书籍的玷污啊!
一番拉扯之后,科举制度变成了现如今的这个版本。
虽有科举取士之名,却也容许了行卷的存在。
今上是太祖长子,颇具乃父之风,更是继承了太祖的意志,势必要完成改革,让大雍朝拥有真正的科举取士。
可是宋锦知道,他成不了的。
今上虽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只可惜实在是短命。再过几年,他便会突然驾崩。
新帝登基后,虽也想有所动作,却苦于满朝臣子,皆是世家子。
新帝一人,实在是孤掌难鸣。
陆思贤便是在此时,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的。
有些老臣已经得知了他的身份,陆思贤是宋夫子的弟子兼女婿。
宋夫子当年,可是最坚定激进的支持变革。于是,自然而然的,便获得了这些老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