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瑖的做法其实更偏向刘总。经过BD的动荡,钟瑖明白,IT创业潮,正在缓缓拉上帷幕,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出现,催生出新的巨头公司。他们这批人,不大可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敲上市钟,拿股份,毕其功于一役,一下实现财务自由。
钟瑖暂时的想法,就是把XJ智能的摊子铺开,形成自己的团队,先把自己的地位稳固住。然后在某个项目上形成突破,业绩提升,自己也好赚到一桶金。
从他接触到的公司高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就连看似最像靠能力做上来的姜总,背后也有自己的同学和老婆的资源。
以钟瑖的背景和人脉,想跻身高层的希望不是很大。既然如此,那就想办法做点成绩,提升自己的声望,做个职业管理者。
这条路并不好走,只是比自己创业风险小一点。但对钟瑖这样的人来说,似乎是最佳选择了。要不然,只有学那个钱助理一样,想办法考公上岸了。
现在公司的一二号人物,心思都在别的上面,钟瑖受到的关注和约束不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所以钟瑖要趁着这个窗口期,把自己的团队搞起来。
钟瑖一直与之前的同事保持着联络,也时常琢磨着,哪些人是可挖之才,能够成为自己未来的合作伙伴。他想了很多,能力强的同事,大多已婚,未必愿意跑到上海,远离家人和朋友。而那些未婚的同事,虽然年轻有活力,但又都无法独当一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来成长。
钟瑖心中有些失落,他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日子,他们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强的人,更需要的是那些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人。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他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钟瑖想到头疼,也不得要领。又一想,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也用不着这么着急。
这时陈瑜洗好澡出来,让钟瑖帮她涂身体乳,“北京的气候真有问题,又干又冷,还晒。皮肤动不动就干裂,我们单位有挂职锻炼的名额。我看有没有机会申请去上海。”
钟瑖笑了,“想什么呢,虽然我没进过衙门,可没听说过你这样一个普通公务员,能被派到上海去挂职的。派到山沟沟倒是有可能。”
陈瑜笑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我听说我们王科长上面要求她挂职锻炼,据说是派到福建去,那可是龙兴之地,“说着陈瑜对钟瑖挤了挤眼,摆出一副你懂得架势,”她正在犹豫,她孩子才三岁,老公也忙,实在走不开,但她要是不去锻炼,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职,她这个年纪,再不升,以后机会就不多了。公务员现在年龄卡的很死,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她也不甘心,一辈子只混个科级干部。我还听说,她老公最近上面也考虑让他下去挂职锻炼。两个人不可能都走吧,孩子就没人管了,她现在正头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