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邻班的嘲笑

成绩下发后的隔天周五上午九点,四中本学期的家长会准时召开。

这次的家长会,杨老师先是说了下四中这两次考试成绩,并且着重做出了对比。

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小组对成绩提升的帮助。

有此前提下,杨老师把学习小组的具体计划一说,顿时得到了家长们的响应。

计划里需要家长们参与的一共有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交班费,用于学生们的奖励。

九班的家长们第一次掏班费掏的无比开心,仿佛交上去的不是钱,而是自家孩子的中考分数。

于是,有一些比较“壕”气的家长当场表示,“老师,可不可以多交一些?”

当然大部分家长还是正常的,于是交班费的环节顺利进行了下去。

需要家长们参与的第二件事,就是沈秋说的第三条了。

就是在各自的家庭里,同样设置一套奖励机制,可以照搬班级的积分体系,也可以家长自行设立目标。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用各种手段,激励这帮孩子学习。

不过杨老师也是懂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她心知不能过度奖励进行强化,因为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对于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会逐渐被礼物和奖金这些东西给变成外部动力。

时间一长,这帮孩子的学习力就会彻底枯竭,没有了后劲。

杨老师不想做杀鸡取卵的蠢事,毕竟这群孩子之后还要继续读高中,为长远考虑,她特意在家长会上做了提醒。

“千万不要直接用金钱做奖励,同时也不要一直使用物质的奖励手段,有的时候,你们作为家长的一句真诚肯定,对于孩子们来说比什么都有力量!”

说完之后,杨老师还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一个老人不想让邻居的小孩子在附近玩闹,于是就每天给这些孩子钱,从而让这些孩子失去对玩的本能乐趣。

沈妈妈回来后,跟沈秋复述了这个故事,最后一脸感慨地说:“你们班主任还真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