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主要负责报纸栏目和版面内容的审核、编排、校对、修改等内容;
发行部主要负责报纸订阅、发行、售卖等工作;
再加上财务部和印刷部等部门,报社的架构便搭建完成了。
办公地点租赁好之后,改造工程也同步开始,由严伯毅招募的匠人来进行装修改造。
这是一个三进的大院落,按赵鸿义的设想,第一进院子由采编部和广告部使用,因为他们需要经常外出和接待访客,在第一进院子办公比较方便。
第二进院子面积最大,房屋最多,可以给编辑部、财务部和印刷部使用。
而第三进院子后面就是河埠头,可以很方便地把印制好的报纸通过船只运送出去,同时也方便运进纸张和墨水等原材料,所以第三进院子就留给发行部使用,同时用于存放各种原料和印刷好的报纸。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流水线,各部门相互配合,报社就可以运转起来了。
同时人员招募也在进行当中,这些事情主要还是由严伯毅这个南京土着来负责。
报社招募员工不同于普通作坊店铺,对于员工的文化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大多数岗位最起码需要识字才能够正常工作。
对于采编部和广告部来说,至少也要是童生才行。而报社总编和编辑起码要达到秀才这种级别才能胜任。
由于报社这个新事物谁也没接触过,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赵鸿义思来想去,起步阶段只能由自己亲自操刀担任总编和编辑了。
再招募几个秀才来当徒弟,自己手把手地教一段时间,应该就能逐渐上手了。反正自己是举人身份,招秀才来当徒弟名正言顺,一点也不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