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也出列说道:“大王,不光是耕地问题,这几次大战让国库的钱跟着火一样,一下子就见底了。现在我们是拆东墙补西墙,又问民间商人借贷才支撑到现在。不然,我们连诸位臣工的俸禄都快发不出来了。”
还没等琉球国君喘口气,工部尚书跳出来说道:“大王,他们说的还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老臣这里还要麻烦。由于战争的连绵不断,全国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被摧毁了,现在工部的工作完全没法展开,再这么下去我们就知道成为一个空壳子了。”
户部尚书也接话道:“是啊,大王。战争持续到现在,下面那些官员已经开始阳奉阴违起来了。部分地区的税收已经交不上来了,他们全都打着剿匪的借口,拥兵自重。再这么下去,国将不国啊!”
兵部尚书继续说道:“大王,既然公孙将军如此勇猛,何不让他率兵东进?剿灭盘踞在东部的叛贼,这样不仅能把那里的赋税给收上来,还能恢复对东部地区的控制。一举数得啊,大王!”
吏部尚书也趁势开口道:“是啊,大王。那些官员现在已经不听我们的调遣了,我们一有征召,他们全都用剿匪来推脱。我们可以派公孙将军前去剿匪,把他们的借口给掐掉,这样他们就没有什么理由来推脱了,我们也能顺理成章的收回对那里的控制权。”
礼部尚书想了想,自己好像没什么台词能说了。
能说的词儿已经被前几位尚书给说完了,思来想去,他脑子里竟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于是,礼部尚书开口道:“大王,他们说的都是现实问题。老臣就说点未来的事吧,谁都知道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没了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国家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
“各位大人都是科举出身,才华横溢,所以才把国家治理的如此之好。”
“各位将军都是武举出身,武功卓绝,兵法韬略一流,所以能百战百胜。公孙老将军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就是当年的武举状元。”
“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国家百年发展大计,老臣这次就厚着脸皮问国君您讨要经费,大力兴办学院,为我琉球千年不衰奠定基石!”
这一番话说的是荡气回肠,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