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各方云动,心思各异

贾似道也收到了徐天华的最新指示,让他配合韩信行动,吃掉大皇子势力,同时打击八皇子势力,彻底坐稳九渊朝廷的正统地位。

结束第二轮攻城战后,韩信奉命在北江省四府之地休整,等待下一步指示。

大皇子和董卓见着韩信不再进攻,内心一方面窃喜,一方面又有些疑惑。难道大宁帝国内部再次出了什么问题吗?

不然大好的优势,韩信为什么会放弃呢?

如果没和韩信交过手,董卓可能会认为他看不明白形势。但只有和韩信真正的交上了手,他才明白这个男人有多么可怕。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韩信不懂军事的话,董卓一定第一个跳出来砍死。

董卓也想不明白,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为何带兵如此有这么一套?

当然董卓自己也清楚,他是犯了骄兵必败这个低端错误,不然韩信没那么轻易赢他。

说白了韩信还是利用他轻敌的心理,打了一个反击罢了。

但是输了就是输了,在这方面,董卓比任何人都表现的大方。

所以当韩信停止进军,开始休养生息的时候,董卓便开始分析起原因。

他不相信韩信会无故放矢的停军休养,而放弃进军的重大好时机。

要知道十多万大军的供给,对现在财大气粗的大宁帝国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要是他一直无所作为的话,恐怕朝廷上的那些人也不会饶了他。

当然,董卓当然不会放弃这个休养生息的千载良机。

他立马将五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五个府内,每个府驻扎一万精锐。

同时开始在五个府内招兵,缓解兵员不足的窘境。

大皇子这边则继续把守太安城,时刻注意赵武动向。

赵武本来以为可以相安无事一段时间,谁知道朝廷的诏书来的如此之快,让他立马出兵攻打大皇子。

小主,

赵武再三言说,还把大皇子的威胁性与大宁帝国的威胁性进行分析上报,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视。

可惜他这份奏折只能传到贾似道那一级,连赵高那一层都传不进去,更别提皇帝那了。

皇帝现在是愈发昏庸了,已经不理朝政了,将朝政大权完全交由赵高和贾似道两人打理。

他甚至还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美女,充实后宫。

要知道现在九渊帝国并不是多么太平的时候啊!

一些儒家子弟上书抨击,被贾似道和赵高添油加醋之后上报皇帝。

引得九渊大帝震怒,当场活埋儒生四百多人。

吓得言官畏首,言路闭塞。

八皇子那边自从攻打辽西省失败以后,便开始秣兵厉马,希望能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