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一盆用数个品种嫁接出来的桔果——名字叫做“大团结”!
1966年的除夕花市,与其他传统民俗一样,突出政治是首要任务(图源网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可惜,从六七年开始,上面就宣布停办花市。
六九年的时候,倒是有小范围的恢复了一下。
但是离得太远,加上到处都管制得很严格,她就没去凑热闹。
据去过的同学讲,现场气氛冷冷清清,花的品种也是历年来最少,十分没看头。
之后几年的花市依然没开。
不过听说在芳村花地,部分花农在除夕的晚上,自发地组织起了民间花市。
很多市民连夜坐船渡江赶去买花,由于公车和轮渡运输能力不够,导致大量群众滞留在码头,还有人被挤下了水。
直到七三年,花市才终于再次全面恢复。
龙凤胎年纪小,他们先前没办法回来,现在总算是赶上了。
趁着有的时候,就得多走多看,万一明年又取消了呢?
“走,彭彭、其其,妈妈带你们去看花。”
卖年花的摊档不算少,但品种基本上大同小异。
一路看过去,大概有四五十种,诸如菊花、鸡冠花、凤仙花、金银花、腊梅、桃花、盆桔、米兰、吊钟之类的,多数是应季花草。
现在新兴花卉多,还买这些传统品种当年花的人已经不多啦(图源网络)。
虽然对于大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但大家都会感叹一句,有了花市,才是真的有了过年的氛围。
对于小孩子来说,能够一次性看到还么多漂亮的花,还是很有乐趣的。
尤其是快要逛到最后面时,碰上了一株桃花。足足有一米多高,枝头挂满待开的花骨朵,中间夹杂着些许刚刚打开的花苞,令人惊艳不已。
年轻的一辈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眨,老一辈却不是很看得上眼的样子。
“这株桃花只能算马马虎虎啦!”
苏圳记得,大概三十年前,除夕花市出过一棵两米多高的桃花花王。
满树全部都是花骨朵,靓得不得了。标价港币千元,放出来才半天,就被十三行的大老板买走了。
只可惜,这么多年就只出过一次那样的花王,后来再也没听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