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芋荷塘鲺煲

要林小米说,外面的阵仗实在是太夸张了。

只是一顿家常菜,难度最高的工作就是杀塘鲺和泥鳅。

结果,除了徐开强三个老的,再加上徐海、徐江、徐河、苏云谷四个小的,足足七个大男人齐齐上阵。

还有个嫌屋里都是女人,叽叽喳喳吵到耳朵疼,跑出去看孩子、晒太阳,顺带指点江山的徐亮。

这个阵仗,别说处理几条鱼,杀猪宰牛都绰绰有余。

“人多有气氛嘛。”

徐雨溪刚从外面围观回来,不得不感叹一句,果然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他们住在海边,平时没少杀鱼剥虾,苏云谷跟一般人比也算得上是个熟手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放在徐开强这个几十年的老厨子面前,就完全不够看了。

秉持着跟大伯多学一点是一点的宗旨,厨房里锅铲声刚响起来,她就转移阵地,过去光明正大地偷师。

“一斤左右的塘鲺肉很嫩,很容易就煮过火。假如是用来焖烧,可以尽量选大条一点的。”

见侄女凑过来,徐开强也不藏私,边刮鱼边指导。

塘鲺常年窝在淤泥里,土腥气重。

要根据鱼的大小,用热水快速拖过或适度浸泡以后,再把表面的黏液刮掉。

刮完以后冲洗干净,先用干净的布巾吸掉鱼身上的水分,再切成两厘米厚的鱼块,入锅快火煎到两面微黄。

“煎过再焖,带点微焦口感会更好,劲道又弹牙。记得在煎的时候,就要先放姜蒜辟腥。”

砂锅在小炉里已经烧热,放上十来片姜、几头葱、几粒蒜、几颗小米辣,翻炒到蒜瓣变黄以后,改小火,铺芋荷梗,码鱼块。

芋荷,就是芋头的叶梗。一般不生吃,做成酸芋荷或者芋荷干,经典的客家农菜(图源网络)。

最后就是调味。

放点豆豉、胡椒粉、料酒、酱油,再加上沙虫干磨成的粉,加清水没过鱼肉大约一厘米就行。

“你们弄回来的沙虫干很好用,提鲜效果一流。”

徐开强觉得,这东西比他以前试过的所有提鲜料都好用。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少了,得省着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