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地木耳

再一个原因,则是家里没什么新鲜的蔬菜,之前晒的木耳也都吃完了。本想着趁这次机会续上的,现在又要再等些日子。

大人随随便便吃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但几个孩子却不能敷衍,还是要想办法多弄点花样出来。

“树木耳弄不了,那就改成地木耳吧。跟鸡蛋一起炒,鲜香松软,小朋友肯定喜欢。再跟腊肉炒一道,放点辣椒,绝对很下饭!”

地木耳,又叫做雷公菌、地皮菜、地衣等,学名普通念珠藻,出了名的好吃难洗(图源网络)。

她抱起开始犯困的其其进房间,心里很快有了主意。

“星期天一大早就去摘,然后趁着赶海的时候,用篓子装了放在海水里泡着,把杂物都冲走,洗起来就没那么费力。”

现在这种季节,阴暗潮湿的坡面和草丛里,到处都是地木耳,一抓就是一大把。

要摘这个都不用走远,在院墙外山脚下的草丛里就能弄。

虽然不如白色的、橙色的小草菇那么显眼,但把落叶和杂草揭开,就能看得见。

湿漉漉、软嫩嫩、黑油油的,比紫菜厚一点,又比木耳薄一点。

味道自然也是很好的,非常鲜嫩,但徐雨溪很少会想到吃它。

一方面是怕寒凉,她和孩子都不敢多吃。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真的、真的太难清洗了。

当初田千里总念叨着菠菜不好洗,殊不知跟地木耳比起来,那根本不算什么。

地木耳是贴着地面长的。

一场雨过后,就会突然从地里冒出来。而且雨水越足,就长得越肥。

刚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团球,成熟以后会慢慢伸展开来。长得跟木耳挺像,但真的很小。

哪怕是比较大片的,展开来也就是拇指甲盖那么大。要是缩起来,就更不起眼了。

就算捡了一大把,其实也没多少分量。

满满的一篮子地木耳煮熟以后,甚至还装不满一碟子,几筷子就没了。

因为它的肥嫩,本身就是因为吸饱了水分。在炒的时候,水分还会被析出来,反倒会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