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推广红薯土豆

王象晋用手轻轻拨开土壤,露出红色的,指头大小的红薯,“陛下,别看现在这么小,等到两个月后到了收获的时候,每一个都会有巴掌那么大。就这一株,就可收获五六斤果实。”

朱由哲弯身蹲在王象晋身旁,仔细看了看,“这一株下面有八个小红薯呢!”

王象晋笑了笑,“陛下,这还是少的呢!有的可以结出一二十个呢!但多了未必好,因为长不大。反而是那些少的,反而个个长的大,收获的更多。”

朱由哲轻轻的点了点头,“现在八月份,如果大规模种植,这时间是不是有点晚了?”

王象晋点头道:“在山东,这红薯一般是四、五月种,九、十月守。也有六月种,十月、十一月守的。但前提是阳光充足,温度适当。此刻种植,无论怎么看都太晚了。但土豆可以,十月、十一月种,等次年二月收获。其守成虽然比不得红薯,但也是不少的。最重要的……”

王象晋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最重要的,这红薯和土豆对土壤的要求很低,无论是沙田、丘陵,还是屋前、屋后,都可种植。陛下,灾荒之年,这两样东西可以挽救无数百姓的命。”

晚膳是在王象晋的园地里进行的。

有烤红薯,烤土豆,煮红薯,煮土豆,土豆炖鸡,七七八八的整了十几样。还有王象晋从树上摘下的梨和杏,他自己酿的桃花酒,做的杏花糕等等。

不得不说,这位八十三的老人的精神头真的好,陪朱由哲转了一天,还有工夫整饬这些东西,而且多是他亲自弄的。

朱由哲坐在主位,旁边是王象晋,他的两个儿子王与胤王与敕,以及孙子辈的王士祯和王士和。

其他的王屏藩、孟大春、黑明孝也列席其中。

朱由哲举起酒杯,“王爱卿,流贼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缺粮,百姓无法过活,故而只能被迫起事。有了这两样东西,就能挽救无数黎民。你做的这些,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在此,朕敬你一杯。”

王象晋慌忙起身,“陛下谬赞,老臣实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