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朱由检满脸疑惑,朱由哲长叹了一口气,“风气如此,况且结党也并非完全是错。”
“例如李邦华,他忠于朝廷,处事公正。和东林党关系虽然紧密,却不因为东林党人有所偏袒。举荐的人,也算颇为可用,而且他确实在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内稳定了京师的局面。”
“若是他举荐的都是东林党里面的可用人才,那这个党便无碍,我甚至准许他壮大。但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李邦华,多数官员都是注重朝廷私利,而妄图朝廷利益。而多数东林党人,恰是如此。”
朱由哲突然摇了摇头,苦笑道:“崇祯老哥,你再看看史可法他们几个。我给他们充分放权,让他们在南京主事,几个阁臣多数是东林党人。但你看看他们这段时间都在干吗?”
“不断安插自己的人,排除异己,恨不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对,我让史可法当南京首辅,本就是让他稳住南地,好让我可以放开手完全应付北地。他做到了,都快成铁板一块了。”
朱由哲脸上闪出一层阴沉之色,“他们还真不懂什么叫月满则亏?来日,我教教他们。”
“总之,要论结党,南边的情况远比北边的情况更严重。南边我都不处理,北边就更不处理了。
“这时候你处置了他们,谁来做事呢!”
朱由检眉头紧蹙,这时,他才明白朱由哲说自己当这个皇帝憋屈的原因了。一切都看的明白,却处理不了,这的确憋屈。
朱由哲叹了一口气道:“崇祯老哥,我得用一批新人,一大批和这个官场没多大牵连的新人。只有有了替代的,可以置换他们那些老家伙的人,大明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朱由检抬头问道:“就如于成龙那样的?”
朱由哲点了点头,“他是那把最锋利的刀,但远远不够。我得把任命官员的权利从那些官员手中夺回来,不给他们建立师生关系、地域关系的机会。我要组建一个心向大明,为国为民的党。这里不分地域,不分关系,只为同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