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甘木与编钟

我立刻低头去看,我们几个确实没有影子,有个不祥的念头涌进了我的心中。

胡大头硬生生咽了口唾沫:“鬼才没有影子!咱几个不能全是......?”

“别想些用不着的,自己吓唬自己。”文主簿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瞥了眼胡大头,

“其实身处在光源当中也不会有影子,这很正常。换句话说,这个山洞就是光源本身。”

我不明觉厉,因为没有过多时间思考,所以选择相信文主簿是对的......

当然,除了光源,还有几处异样。

眼前这些乐器各个都纤尘不染,甚至连层浮土都没有,

还有,我们已经进来半炷香的时间了,这些乐器居然还在响,没有任何衰弱的趋势。

为什么现在没人演奏、没人干扰,声音却像上了弦,依旧维持着!

显然,这极不符合常识,难道又是幻觉?

我想探明究竟,定睛观瞧,心中一震。

原来整个洞穴异常潮湿,洞壁时而有水珠滴落。

水滴落到碧玉中的人脸上,那些浸了水的人脸都在玉石中震颤起来,而玉石内部的震颤,让钟声保持着声声不息的鸣响。

这种奇石,在经镶金木匣锤敲,得以激发,即便轻如水滴的东西溅落到上面,便能维持长鸣。

可是...长鸣玉石...绝非人间凡物。

据我了解,遇水可以长鸣的玉石仅有一种,仅在《四海遗箓》里有模糊记载,正是——琅琊峋。

《遗箓》记载:

此等宝石内涵乾坤,不仅色泽清澈透亮,而且音色莹润灵动,市面上万金难求,打磨成乐器更是价值连城,有“琅琊峋鸣,群凰皆醉”的雅喻。轻敲一次,鸣振能持续八十多天。

相传,上古伏羲氏曾用琅琊峋制琴、瑟,琴瑟和鸣引来九种异兽,伏羲氏将九兽混杂化成龙形,才草创了龙图腾。自此这种奇石便久负盛名。

不过琅琊峋无论原石还是成品,现世量极少,之后不论是江湖还是历史就鲜有记载了。

可是《四海遗箓》里没说玉石里有表情各异的人脸呀,也没说过人脸能跑出来杀人~~

我现在见到的碧玉,到底是不是琅琊峋?于是我问向文主簿。

文主簿不可思议的看向我,显然对我知道“琅琊峋”三个字,颇感意外,他点点头道:

“没错,这里的乐器正是用的东胜神石——琅琊峋。这种石头只要被甘木敲击,就能长鸣。”

“所以,我们手里的木匣,是用甘木做的,对吗?”我问。

文主簿点了点头。

我现在完全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势力都要抢这个木匣了,先不去管里边装了啥,但就外壳是甘木的材质,就绝非凡物,这可是传说中的不死树。

相传,不死族就是吃它才得以长生的...再换个思路想,木匣外壳已经这么珍贵了,里边装的岂不是更珍贵?!

琅琊峋、各种表情的人脸、钟声、甘木匣......

看来金毛狌狌,想尽办法抢夺木匣敲响这些乐器,其目的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