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青纱尸衣

“这个我们自己收着就行了,寿衣留到你们村不吉利,还是等走到半道上胡爷给烧了干净。”转手递给文主簿,还叽咕了下眼。

文主簿会意,果断起身接过,叠起来放到腿上。

我刚要说就地烧掉算了,话没出口,就听胡大头一作态干咳了几声,心里纳闷:

嗯?难道是他俩知道这件衣裳的猫腻,还是等私下里找机会问个明白。

村正没能拿到纱衣,能看出来他的表情有些惋惜,但又不好说什么,屋里气氛从凝固演化成尴尬。

恰好骆驼端着晚饭来了,村正女婿招呼众人吃饭。

我经刚才一番折腾,没什么胃口,草草吃了碗老鸡汤,就听他们聊天。

骆驼因为刚才出去帮忙,乍听见有人能起死回生,打听那王爷来历根基,问怎么会平白来这种穷乡僻壤。

村正开始只说是奉了圣旨云云,含含糊糊的,能从语气里听出来他有所隐瞒。

为了多从他嘴里套些话,我接茬道:“王爷能隐居到大山里头?我看流放还差不多!”

老村正拍了一下我大腿:“嗨,小伙子,恁这回可是说的没错。

他们家名义上是封王,实则是流放来祭祀、守陵的哩。

那位王爷别看住着十几进的大宅子,表面上光鲜,可除了每年两次祭陵,根本不能出门。专门有人监视着!”

“哦?他因为什么被贬来守陵的?”文主簿问。

老村正咂了一口烧酒只说他也不清楚。听老辈人说是因为泄露了天机,惹皇上震怒,因为祖辈功劳太大,才没杀他,贬到山里来守陵。

胡大头张着大嘴啃着鸡腿问:“守的是谁的陵?前朝皇帝都葬在秦岭一脉上,没听说有千里迢迢葬到太行山里头呀。”

“不是皇帝的,要是皇帝的陵,早让黄巢叛军给盗哩。山里头有个祭陵,老辈人说是个神仙的衣冠冢,里边以前宰活人、活牲口祭祀,有不少冤鬼。”

村正接着神秘兮兮的说:

“早些年有客商去燕国贩山货,被山洪、滑坡拦住去路,又等不及滏口径疏通了再走,就一头扎进神仙陵打算抄近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到最后不是死在山里边哩,就是出来疯疯癫癫的跑了回来,最轻的也是成哑巴、聋子。

问他们遇上了啥,都傻笑着淌哈喇子,没一个说的清楚的。那些成了哑巴、聋子的比比划划的,更是不知所云。”

“哑巴、聋子?哎?进山是不是有个哑巴村?和那个神仙陵有没有关系?”我想起进山时候遇见的哑巴老头给我们的警告。

“我们这周围有八个哑巴村,恁说的是南边颈屏山的锦岩村吧,正好在恁们来的方向。那的人祖祖辈辈刚出生就不会哭,全他娘的是哑巴。”

听见附近居然有这么多哑巴村,我疑惑的问:“怎么这么多?难道是村里人有什么怪病?”

“说不好哩,八个哑巴村分布在俺们村周围,俺们都嫌晦气,从来不跟他们来往。”村正欲言又止,“听说就是山里的神仙给他们下的毒咒….其他的事俺也弄不准,那不是咱们小老百姓该管的。”

胡大头有些发愁了:

“照你这么说,山里还是有个狠角色呀,最好别去招惹~可是接下来的路……”说完沮丧的看向我们,胖脸上的肉都耷拉了下来。

文主簿追问村正:“要想往北走,除了滏口径以外,就只有去祭陵了吗?那些客商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文主簿的问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刚才光顾着问哑巴村了,滏口径肯定被泥石流和塌方堵的死死的,要是没有其他路,我们只能兵行险路了!

反正,押镖是一天耽误不得的!

村正把筷子往桌上一撂,唏嘘道:

“可不是咋的,俺们村出山就这么两条道,祭陵除了几个胆大的,穷疯了去里边捡祭品换粮食,便少有人去过了;

滏口那边山洪封路,每次都得全村老少忙活半个多月,才能铲出一条小路出山。”

“啊?!半个月?!”骆驼听完跳了起来,“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