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宁为兰亭舟的一封信,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出不少东西。

杜仲在去旦州之前,一直在工部任屯田郎中,五品官,是个闲职。他为官低调,为人却高调,喜好结交朋友,仗义疏财,口碑和人缘都不错。

哪怕他离京数年,很多人一提起他,还是要夸赞两句。

只有一点招人非议,那便是他好美色,府中姬妾众多。而且常有妻妾不和睦的闹剧传出,据说是他夫人醋劲较大,经常无故发落待妾。

就曾有御史曾弹劾他“品行有亏,不善齐家。”

陆青宁收集到杜仲的种种消息不少,可大多是些平常事,鸡零狗碎的一大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兰亭舟到底想要的是哪方面的,于是就将收集到的全都写进信里,事无巨细,洋洋洒洒的,竟写满了二十几张信纸。

兰亭舟拿着陆青宁的回信,反复细仔地看了好几遍,终于在一堆杂乱的信息中,注意到几个不起眼的细节。

杜仲是景和元年外放到旦州的,也就是说,景和帝一登基就把他外放了。

这不正常。

朝中大臣谁都知道景和帝是个傀儡,也正因为他是个傀儡,他才能坐上龙椅。

先帝膝下共有十二皇子,公孙睿排行第十,成年后被封为睿王。在众多皇子中他年纪小,母族也不显,本是个逍遥的闲散王爷,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但先太子突然病逝,由此拉开了太子之争的帷幕。

这场大战最后在二皇子和四皇子之间愈演愈烈。一个是正统嫡出,名正言顺,一个有先帝偏爱,身后还有母族的两大世家加持,势力不容小觑。

几番争斗后,最后以四皇子身亡,二皇子惨胜划下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