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
这里是永安镇,镇子三面环山,只有一面通向远方,说是镇子其实就像一个加宽加大版的村庄,镇子面积很大,人口也不少,但是十分贫穷。
虽说三面环山,但这山里却没有什么值钱的药材,就连野味也不多,除了结实的树木几乎什么都没有,于是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外人来镇子里,教书先生也是镇子里识字最多的老人在担当,只是老人家体力,精力有限,也有可能是镇子里的人对读书识字也不重视,反正私塾里上两天课就放一天假,于是经常能看到一群孩子在镇子里的空地上玩跳绳,而这歌谣也正是家里的大人教给他们的,这算得上辈辈相传了吧?
我是少有的经常来这个镇子里的外人,镇子里的人都很欢迎我,并不是因为我英俊潇洒威武不凡,而是因为我的职业,我是个货郎,我将外面的东西带到这个镇子里来卖,同时也将这里的一些东西带去外面卖。至于为什么镇子里的人不自己出去买东西?那是因为唯一通往外面的路不好走,而且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到下一个镇子。
我的父亲也是个货郎,临终前他交代我,其他村子可以不走但永安镇必须要走,他说我们一家有愧于镇子里的人,必须为他们走货来弥补。
我不知道我们家怎么就有愧于永安镇了,完全没有印象,或许那是发生在我懂事之前的事,也或许是发生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总之父亲也没有跟我讲当初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走后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大问题,父亲说要弥补,但是这弥补何时算是弥补完了?父亲已经走了一辈子,难道还要我再走一辈子?我有些想不通,但我还是遵从父亲的遗愿不遗余力的给永安镇走货。
好在永安镇的人也很是为我着想,他们在镇子里专门为我修建了一间房子,出货收货时我都住在这间房子里,我离开镇子后他们也会安排人做打扫,这让我心里舒坦了很多。永安镇也算我的半个家了吧,有时候我也会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