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日之约

来到大堂,杨延昭正坐在木椅上,他一脸苦相,见张金花,他起身说道:“张将军别来无恙。”

张金花问道:“君舅爷怎么来了?难道是三关出了事情?”

杨延昭道:“辽军有异动,有探子来报,萧天佐受萧太后之命,准备七日后进攻三关。我来是请张将军回关主持大局。”

张金花道:“君舅爷,不是说您派流星马来就可以么,怎么亲临西岐,真是折煞我了。”

杨延昭叹了口气,说道:“辽军兵马十万,兵精粮足,我怕...”

张金花看出杨延昭的心事,:说道:“那君舅爷何不找兰英姐姐呢?太公和兰英姐姐的家父有交情,您去求她,她必出兵相助。”

杨延昭不停叹气摇头,想说话却吞吞吐吐,似乎心有苦衷。

张金花微微一笑,说道:“您是不是还怕兰英姐姐怪你没借粮给她?”

杨延昭叹道:“早知道今日有求于兰英,当初我就不该对她如此苛刻。我目光短浅,又有何面目再见她呢?”

接着他又说道:“张将军,你对兰英好,她什么都听你的,不如你去劝劝她吧。”

张金花思索了一会儿,给杨延昭行了一礼,说道:“君舅爷莫慌呀,兰英姐姐曾经说过,只要您能娶她,她什么都答应您。”

杨延昭睁大眼睛,嘴唇颤抖,微微说道:“如今大敌当前,我岂能于此时行婚庆之事?”

张金花无奈说道:“辽军十万,而三关宋军不足其一半兵力,我看没有兰英姐姐,三关这次是没啥希望咯。”

杨延昭一听心里不由得一惊,他怕三关失守,连忙说道:“我娶她还不行?只要她肯出兵。”

小主,

没想到王兰英在门后偷听,她听杨延昭说娶她,就跳了出来,大声问道:“你此话当真?”

杨延昭吓了一跳,他一手抚胸,一手搭背,侧首一旁,不停地叹气。

见王兰英来到,张金花怕她打搅二人谈话,即刻退出大堂。

王兰英嗔道:“难道我丑地惹你如此讨厌我吗?”

杨延昭不语,过了片刻,他问道:“你可记得二十年前,天波之约?”

王兰英一震,瞬间泪水浸湿了眼际,她颤抖着说:“六哥...你...你还记得?”

杨延昭吟道:“天波柳下月朦胧,爱意绵绵心相通。对坐畅谈家国事,共赴沙场抗辽戎。”

王兰英接着吟道:“月下畅谈心已醉,风中轻笑语犹重。此生若得长相守,不羡鸳鸯不羡龙。这诗上半句是你写的,下半句是我写的,那日你我约定在天波府柳花亭下见面,为何你不见我?”

杨延昭闭着眼,深深一叹:“昔日我早于你到柳花亭,未料官家夜下颁旨,命我往守边陲。我一去三载,归时却寻你无踪。我日夜于柳花亭下等候,唯盼与你一见。”

王兰英哽咽道:“六哥...你说的是真的么?我以为你嫌我丑陋,故不见我,我伤心欲绝就回了家。若是那日我能进府,向太君问清楚,也许我们就...”

杨延昭道:“五年前,你与郭氏来至边关投亲,然我等早已人事变迁,非复旧时。那时边关战事频仍,无暇顾及儿女私情,故我再度却你。”

王兰英叹道:“生命与道义岂可相较,情谊与道义又岂能并论??六哥,你做的没错。”

杨延昭道:“听闻兰英镇守西岐一方,巾帼不让须眉,只恨我杨某当年有眼无珠,若得兰英为妻,辽军安敢如此猖獗?”

王兰英知道杨延昭是为了叫她出兵故此才说这般大话,但她仍然满心欢喜,适才她满脸伤感,而登时已嘴角微扬。

翌日一早,高小凤已和勇士飞奔回关。王兰英在城前点兵一万,与杨延昭和张金花准备就绪,发足向东进军。

王兰英问张金花:“昨日于墓下,因中那白花之毒,我们皆陷入梦境中,妹妹你做的是什么梦呀?”

张金花想了想,回道:“我确实做了异梦,只是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倒是姐姐你做了什么梦呢?”

王兰英面上一阵绯红,嫣然含笑,幸福之态溢于言表,只听一声驾,她遂执马缰,跑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