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张三符起身走到软榻前的玉案前,打开黑金龙纹的卷轴提起了笔。
杨陵思虑片刻道:“调并州牧杨延昭,任兵部尚书。”
“御林中郎将杨延嗣,执掌龙都六营京军。”
“兵部左侍郎,杨延德,任南郡太守。”
“江东谢氏、汝南杜氏,燕侯齐皓,于国有功,赐宅邸金玉,诏回龙都,另有任用。”
顿了顿,杨陵转头望向张三符问道:“听说陆逊和吕蒙带着陆渊的儿子陆泽要来龙都了?”
张三符回禀道:“确有此事,已经到了豫章。”
杨陵笑道:“罢了。念其攻略安南之地有功,封陆泽为关内侯吧。”
“至于那个冯林,就不留在台湾了,封建安伯。”
去岁陆逊和冯林从台湾出兵,带着两万水师登陆安南,原着名在坚船利炮之下一触即溃,华夏便又多了一个安南州。
良久之后,杨陵问道:“甘宁的水师到澳州了吗?”
张三符答道:“三日前的折子中甘将军的水师已经从吕宋港出发了,算算路程与时间,应该已经到了。”
杨陵转过头望着龙辇的琉璃顶,神情有些凝重。
诸葛亮等人也是屏气凝神,知道杨陵正在思考新帝登基之事。
“二皇子承,机敏敦厚,品行高洁。今新得之地,沃野千里,封为南王。”
“即刻随军就封,无诏不得返京。”
忽然,一阵眩晕感袭来,杨陵的意识渐渐开始模糊。
隐约之间听到张三符、诸葛亮、杨延嗣、典韦等人还呼唤自己,渐渐的便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等到再次醒来之时,居然见到了一身道袍的张灵。
张灵拿着一枚玉篆笑着对他说着什么,但片刻之后又失去了意识。
【承威七年(209年)夏,帝亲率大军十万,兼戎狄之众二十万西征罗马。帝以魏侯为征西将军,兵维、超二将为先锋,破敌于大宛。承威八年(211年)二月,然长公主采薇患疾,帝以飞为帅统领三军,圣驾得返。承威八年(211年)七月,帝染疾于风陵渡。武英殿大学士诸葛孔明、玄幽侯张三符、亲军统领典韦、羽林中郎将杨延嗣在其侧,帝授遗诏,以诸葛孔明为内阁首辅执掌权柄,立皇太子烨为新帝。又三日,醇贵妃灵携天书至,帝于函谷御龙而去。】
——《楚书——武帝本纪》
·········五百年的分割线·········
五百年后。
华夏帝国,龙都玉衡中学5班的同学们正在授课老师的主持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楚武帝杨陵一定不是承威八年死的,如果他死在了承威八年。仅凭岳飞、曹操二和三十万大军怎么可能击溃横扫欧陆的罗马帝国?”
“但《武帝本纪》中记载,【帝于函谷御龙而去】。这就是说楚武帝在函谷关龙驭宾天了!”
“你是怎么理解的?御龙而去就一定是死了吗?如果楚武帝真的驾崩在函谷,为何皓首穷经,却没有任何一本史书记载楚武帝下葬的过程?他可是我华夏帝国的开国之君。”
“你的意思是他成仙了?”
“《瀛州录》记载,新帝登基之后,瀛州王杨霆起兵暗杀了瀛州牧沈诚后起兵造反。但就在他发布檄文领军誓师当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武帝降下神迹所斩。”
“一派胡言。瀛州王之死,那是玄幽侯张三符的锦衣卫所为。成仙?拜托,请相信科学好吗?”
“没意思。讨论这个还不如讨论孤独终老的张三符到底是不是太监?他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