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河北的意义

但杨陵却并不想再爆发大战,倒不是杨陵怜悯士卒性命,而是他有其他的打算。

杨陵自封侯竟陵之日起,为了激励将士便效仿秦朝颁布军功爵制度,也就是按照军功授予将士爵位与封赏。

而封赏,大多都是田宅与土地。

从中平元年(184年)到龙朔五年(196年),这十二年间杨陵麾下的兵卒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杨陵却越来越穷了。

黄巾之乱导致百姓死伤无数四处流传,也导致出现了大量的无主田地。

但随着杨陵的大军横扫雍凉之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他不寒而栗的问题。

除了世家大族之外,一个庞大的势力在楚国野蛮生长,那便是追随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们组成的军功勋贵集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说其他,仅他的杨氏宗族诸将就几乎掌控了荆州十分之三的耕地。

没有强取豪夺,完全是从杨业到杨门诸将,多年沙场拼杀得来的。

军功爵制度的根基在于手中有足够的土地进行赏赐,他无法向一个大字不识饿着肚子的百姓去宣扬“爱国主义”。

这就像一个老板让一个工资微薄,还996的员工说“你要爱公司”一样。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数千年以来,一直如此。

强秦之时,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

听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其中的无奈又有几人能知道。

要是手里还有土地,谁会愿意发兵六十万去蛮荒之地?

要是那里的土地满足了那六十万将士,为何秦亡之时,六十万精锐披甲南方却视若无睹?

杨陵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北汉灭亡四海归一,内部的矛盾就会剧烈的爆发。

杨陵不想当暴毙在沙丘的秦始皇,也不想自己的儿子变成秦二世,所以河北是杨陵为自己争取时间的自留地。

他需要时间来调和世家大族军功勋贵与皇权三者的关系。他需要时间进行细致的改革,他需要时间让继任者获得足够的威望。

他需要时间来彰显威仪,让心怀叵测者不敢妄动。

所以他默许了儿子杨烨的忤逆之举,所以他死死的扯住手中的锁链压制着楚国军功勋贵的心思,尝试以柔和缓慢的方式兼并河北。

哪里有什么王霸之气一抖四方豪杰来投的帝王?哪里有什么靠恩赏与威压建立的帝国?

有的,只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