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杨陵知道他的名字之时,也许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
同样,玩家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任务的轨迹。
就像跑到河北去投靠刘备的庞统,他本是荆襄大族。
但杨陵当年疯狂的打压荆襄大族,黄氏如今还得靠诸葛亮庇护,蒯氏温顺如羊羔。
加上杨陵麾下名臣猛将多如过江之鲫,很多有才学的人也会觉得难有出头之日便投向他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庞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且汉末的世家大族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出名的就是诸葛氏,魏蜀吴三家都有诸葛氏的人。
面对苏轼的提问,宋濂沉吟片刻道:“王虎、齐皓请降这是天大的好事,但匈奴内附还需谨慎对待。”
苏轼抚掌笑道:“英雄所见略同!诚如景濂兄所言,王虎、齐皓请降,幽州归附,此乃天大的喜事。”
“然匈奴狼子野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允其内迁必为祸患!”
苏辙颔首道:“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秦军灭义渠设北地郡,郡治义渠县。而云中郡、九原郡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
“武帝雄才大略,北伐匈奴设云中、九原、上郡,又划北地郡,四郡并为朔方刺史部。”
“但我朝以来,北地四郡数次内迁。黄巾之乱北地四郡已被胡人占据。”
博学多才的苏辙侃侃而谈,将北地四郡的渊源侃侃而谈。
范仲淹笑道:“子由贤弟果然学富五车,令人敬佩。”
“但若是能以胡制胡,未尝不是良策啊。只是得谨慎筹划才是,否则会有非议。”
“我等虽有功名在身,但却无官职,还是不要妄议的好。”
而就在此时,楼下的街道上传来一阵喧嚣。
苏轼伸出脑袋望去,只见一名英武不凡,一身剽悍之气的中年男子带着一群体态魁梧的汉子往东而去。
这群汉子有人穿着甲胄,有人穿着常服,还有人穿着武官官服,品阶最低的也是绣着熊罴的五品青袍。
“咦~那不是温侯吕奉先吗?”邻桌的一个食客嘀咕道。